映象網快訊(記者 何葉 文/圖)近日,鄭州市動物園來了一些新朋友,20只袋鼠和兩種極具觀賞價值的鳥類,都屬動物園首次引進,這兩類新引進的動物品種,將成為冬季游客的新看點。
正在進食的赤頸袋鼠。
赤頸袋鼠和圓盾大袋鼠各10只
赤頸袋鼠,是袋鼠的一種,因其脖頸皮毛的顏色會隨著成熟期由赤褐色變成暗紅色,故名赤頸袋鼠。其膽小機警,視覺、聽覺、嗅覺都很靈敏,一躍可高至5米、遠達8米。一般在夜間覓食,它們主要食草,喜愛吃紅蘿卜、蘋果、蔬菜等雜食。
圓盾大袋鼠。
圓盾大袋鼠又稱帕爾馬沙袋鼠。體長大約50厘米,尾長也大約50厘米。體毛稀疏,體上部泛紅色或泛灰褐色,頭部為較深的灰色,體下部漸成淺灰色,尾部泛黑色,夜行。
圓盾大袋鼠是大袋鼠屬中最小的種類,重量還不到屬中最大的種類赤大袋鼠的1/10,并且它還是一個膽小的神秘生物,很不常見,甚至被認為在19世紀末葉之前已經滅絕。
這次引進這兩種袋鼠是基于袋鼠種群擴大而采取的一種措施,加上新引進的兩種袋鼠,鄭州市動物園袋鼠的品種增加到4種,分別是白袋鼠、赤袋鼠、赤頸袋鼠和圓盾大袋鼠。袋鼠在適應的環境中很好繁殖,一胎一只,懷孕期僅為30天,在袋中喂養8個月即可出袋。
紅嘴巨嘴鳥。
凹嘴巨嘴鳥和紅嘴巨嘴鳥各9只
凹嘴巨嘴鳥,屬于中型攀禽,外形略似犀鳥,體羽主要為黑色或栗黑,咽喉和胸部是白色,有的則是檸檬黃色,尾的腹面帶鮮紅色。棲息于低地雨林中,有時會出現在鄰近有稀疏樹木的空曠地上。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
凹嘴巨嘴鳥。
紅嘴巨嘴鳥,屬于中型攀禽,雄鳥的喙較雌鳥大,腹下部分和尾巴是黑色,咽喉和胸部是白色,肛尾和胸部是紅色,尾巴的掩蔽處是黃色。主要棲息于低地雨林中,有時會出現在鄰近有稀疏樹木的空曠地上。被列入《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附錄II。
巨嘴鳥主要以植物的果實、種子為食,還喜歡捕捉昆蟲。它們的進食習慣也很特別,總是先用嘴尖把食物啄起,然后仰起脖子把食物拋起,再張開大嘴,準確地將食物吞下。此外,巨嘴鳥的嘴還有一個特殊用途——在高溫環境下散熱。
今天(9月29日),鄭州市動物園又迎來了“新朋友”,綠猴、白額卷尾猴和東非狒狒,同時園內也用菊花、一串紅、甘藍、孔雀草等各類鮮花布置出花壇,營造國慶節日氣氛,迎接游客參觀游園。
13日上午,為了一睹華南虎的芳容,映象網一點紅,開啟了動物園直播首秀。
13日上午,為了一睹華南虎的芳容,映象網一點紅,開啟了動物園直播首秀。
3月29日,鄭州市動物園從國外成功引進兩頭成年亞洲象,這兩頭亞洲象是一對“情侶”,感情很好,在清明節假期間,游客來到動物園便可看到5頭大象的身影。
3月29日,鄭州市動物園從國外成功引進兩頭成年亞洲象,這兩頭亞洲象是一對“情侶”,感情很好,在清明節假期間,游客來到動物園便可看到5頭大象的身影。
7月28日,記者了解到,鄭州市動物園為了讓野生動物能夠度過一個涼爽的夏季,對不同的動物制定不同的防暑降溫措施,園內已正式開啟“動物避暑總動員模式”。
6月17日,映象網記者從鄭州動物園獲悉,為慶祝建園30周年,動物園計劃在今年10月1日舉辦紀念活動,向市民征集鄭州市動物園老照片、老門票,展示動物園30年發展歷程。
首屆鄭州市動物園“清爽夏日,歡樂百鳥”夏令營將于7月上旬開營。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三四月正是桃花盛開的好季節,為了給廣大市民創造更好的游園環境,展示動物園美麗春景,鄭州市動物園“桃花文化節”于3月25日正式開幕,據了解,本屆桃花節的主題為“絢麗桃花節,魅力動物園”。
國慶當天生日者,持身份證等有效證件,可享受免費入園。
在“十·一”黃金周期間,鄭州動物園還將展出首次引進的16條鱘魚,其中包括匙吻鱘和達氏鰉。 另外還有6只赤猴講作為動物園繁衍生息的新猴種與廣大游客見面。
在“十·一”黃金周期間,鄭州動物園還將展出首次引進的16條鱘魚,其中包括匙吻鱘和達氏鰉。 另外還有6只赤猴講作為動物園繁衍生息的新猴種與廣大游客見面。
鄭州動物園不具飼養條件 熊貓“龍昇”將被收回
正月初一到初七,正月十五和十六,都能在鄭州市動物園看到這些馬兒的巡游活動。
昨日凌晨,曾經風雨為大家服務了4年的鄭州市動物園門前人行天橋,最終被拆除了!往昔的歲月里,你還能回憶起哪些有關這座橋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