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高桿被撞斷,一星期未修復。
限高桿被撞斷,一星期未修復。
映象網快訊(記者 邱延波 文/圖)9月16日,鄭州市民李先生稱:商鼎路與通泰路交叉口西的下穿隧道非機動車道上的限高桿被撞斷一個多星期了,限高桿歪斜在那里,既不美觀,也有安全隱患。
9月16日上午11時許,商鼎路與通泰路交叉口,帶有黑黃斑紋的限高桿歪斜在下穿隧道快車道旁,北邊的限高桿基座從30公分處斷裂,露出鋒利的豁口,豁口已經銹跡斑斑,南邊的從兩米多高橫梁處斷裂,橫梁向西斜躺著,橫梁上掛著一塊自行車標志牌、一塊限高2.5米的標志牌。水泥隔離墩上留下清晰的撞痕。
據路北一家公司門口值班的保安稱,該限高桿是一個星期前的深夜被撞的,因為當時在宿舍休息,只聽到非常大的撞擊聲,沒有起來查看,因此不知道是被什么車撞斷的。
“這根限高桿限高2.5米,同時它也是機動車的禁行桿,只允許非機動車通行,標志非常明顯。下穿隧道中間道是機動車道,而下穿隧道北邊有通道直達中州大道,而且即便是晚上,該路口路燈也非常明亮,就這樣,該限高桿依然被撞,當時駕駛員也太大意了,不是車速過快就是不注意看標志牌。”一名過往的私家車主說。
“該限高桿限高2.5米,當時撞上的應該不是小轎車,限高桿被撞斷那么長時間了,相關部門依然不修復,這辦事效率也太低了,限高桿歪斜在快車道上也有安全隱患。”另外一名私家車主稱。
商鼎路下穿隧道起點為沈莊北路(現名福元路)與濱河路交叉口,終點為商鼎路與通泰路交叉口,全長1100米,其中隧道段長880米,設計時速為40公里。下穿隧道2015年8月29日正式通車,大大緩解金水路和鄭汴路的交通壓力,讓市民來往東區更加便捷。
隨后,記者與鄭州城建服務熱線12319取得了聯系。接聽電話的工作人員稱,9月8日,他們已經接到市民來電,他們隨即與中州大道項目部一位負責人取得了聯系,新的限高桿正在定做當中。
12月10日早上,一輛貨車在行駛中看到限高桿后欲調頭回去,結果一輛別克躲閃不及,發生事故。
巡防隊員將男子攙出車外,該男子并沒有飲酒。男子稱晚上熬夜,直到凌晨3點多才休息,早上駕車上班由于疲勞犯困,注意力不集中,不知道怎樣就撞上了限高桿
今天(10月25日)下午17:20分左右,一輛紅色拖板車撞斷了鄭州沙口路金水路鐵路道口的限高桿,限高桿被撞斷后,前往編組站的貨運火車無法通車、金水路沙口路南北雙向斷行、現場進行管制。
現場,側翻的大貨車車頭損毀嚴重,逆向“躺”在上橋口,擋風玻璃呈蜘蛛網狀,機油流了一地。” 司機王某稱,當時自己并沒打算上高架橋,超車過程中方向盤突然被卡死,車輛失控就撞在限高桿上。
昨日早上6時許,一輛豫D牌照的紅色廂式貨車,沿嵩山路由南向北行駛,在即將駛入南三環嵩山路快速立交上橋口時,撞上限高3.2米的限高桿。貨車司機趙師傅介紹,6點左右,他駕駛貨車由南向北沿嵩山路行駛,準備上立交橋時,撞上了限高桿。
3日早上6時許,一輛車牌號為豫D79522的集裝箱車,在嵩山南路由南向北行駛的過程中,途經南三環上橋口時,誤闖禁行,撞壞限高桿。
一些大貨車司機圖便捷,明知道橋上限高,仍趁夜間闖禁行上橋,導致三環快速高架橋上橋口的限高桿,三天兩頭被闖禁行的大車撞壞。
為了保護黃河灘的環境,相關部門在沿黃周邊設置了很多限高桿,禁止大車通過。但在黃河游覽區東邊的黃浮路上,相關部門設置的限高桿卻成了擺設:有人在限高桿旁邊重新開辟道路,繞過限高桿。
說起事發經過,許先生仍心有余悸:“看到限高桿橫掃過來,我下意識用手去擋,不知手是被玻璃還是被限高桿劃傷的。” 中午12時30分,鄭東新區消防大隊兩輛消防車趕到現場,移動開卡住車的限高桿后,大巴車終得脫身。
說起事發經過,許先生仍心有余悸:“看到限高桿橫掃過來,我下意識用手去擋,不知手是被玻璃還是被限高桿劃傷的。” 中午12時30分,鄭東新區消防大隊兩輛消防車趕到現場,移動開卡住車的限高桿后,大巴車終得脫身。
3月10日晚21時許,位于嵩山路南三環立交橋東側路北上橋口的限高桿又被撞了。令人驚奇的是,肇事的車輛是一輛家用轎車,幾十噸重的限高桿竟被這個小家伙撞的偏移了一米多,傷痕累累地斜立在路口。
昨天下午近4時,在鄭州西三環五龍口南路高架橋東側的入口處,一輛正在行駛的白色北京現代車撞上限高桿的底座,導致限高桿……
一輛正在行駛的白色北京現代車撞上限高桿的底座,導致限高桿……
昨天下午近4時,在鄭州西三環五龍口南路高架橋東側的入口處,一輛正在行駛的白色北京現代車撞上限高桿的底座,導致限高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