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扣押該詐騙團伙服務器2臺、電腦104臺、語音網關74個。
被騙群眾展示中獎“獎品”
犯罪嫌疑人
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 文/圖)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31人、端掉話務窩點17個、扣押電腦104臺……9月9日上午,許昌警方在鄢陵縣公安局舉行新聞發布會,披露了許昌警方近日偵破的一起特大特大虛假信息詐騙案件。
經過40多天的縝密偵查,河南省許昌市公安局在省公安廳的領導下,經過市縣兩級公安機關徹底摧毀了一個總部設在上海,詐騙窩點散布在江西、湖南、安徽三省,以回饋中獎客戶名義實施虛假信息詐騙的特大犯罪集團。
據警方初步調查,該團伙涉及各類犯罪嫌疑人241人,端掉話務窩點17個。扣押服務器2臺、電腦104臺、語音網關74個,凍結涉案資金300余萬元。
目前,公安機關已刑事拘留犯罪嫌疑人131人,取保候審4人,僅2016年上半年,團伙就詐騙群眾近5萬多人,非法獲取資金近1500萬元,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中獎得油卡?電信詐騙變花樣
今年7月6號上午,家住許昌市鄢陵縣彭店鎮王鐵村葛某某突然接到了一個陌生的電話,對方自稱是長安汽車公司的銷售代表,并稱葛某某名下的長安牌汽車在他們公司回饋客戶活動中中獎,獎品是加油卡、上網卡各1張,汽車節油器1個,總價值1萬元。公司會將產品郵寄給中獎人,中獎人只需支付299元的郵費即可。
7月10日上午,葛某某收到了圓通快遞送來的郵件,并支付了299元快遞費,回到家中后發現郵件內的加油卡是空的,上網卡和節油器也是假的。
接到報案后,鄢陵警方迅速展開調查,據葛某某講:其曾在2013年購買了一輛長安牌汽車,但是從來沒和汽車公司的工作人員聯系過。起初聽到中獎的事兒,他也不信。然而對方又說出了一系列讓他意想不到的自己的真實情況。就是自己的地址、車牌號、車啥時候買的都知道。還知道是河南省許昌市鄢陵縣彭店鎮王鐵村四組的人。
于是鄢陵縣警方確定這是一起新型的電信詐騙案件,并組成專案組立案進行偵查。經過初步排查,自2016年1月以來,此類案件僅在河南省鄢陵縣就發生了11起,而大多數受害人都沒有報案。
“這起案件最大的特別是涉案數額小,僅有299元,大部分受害人為了貪圖小便宜,很容易上當,因為數額小,僅二三百塊錢。再一個一旦發現受騙之后,都不及時報案,認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樣就助長了犯罪分子的囂張氣焰,為我們公安機關全鏈條徹底的打擊造成很大困難。”鄢陵縣公安局局長劉延召深有感觸的說。
循線追蹤 警方發現可疑物流公司
案件發生后,許昌市縣兩級公安機關沒有因為案值小就放棄偵查,民警從小案入手,緊盯線索,主動作為,綜合施策,強化案件研判串并工作。辦案民警通過對案件資金流、信息流、快遞流的調查分析,一家物流公司和數名可疑人員逐漸浮出水面。
警方針對犯罪分子寄來的郵件進行了調查。發現這些郵件都是由圓通物流的加盟商上海連弟快遞公司寄出。在偵查過程中,警方也在這家公司的倉儲車間發現了涉案物品。然而經過摸排,警方并不能確定這里就是詐騙郵件的發貨源頭。
據參與辦案的偵查民警介紹,當時這個倉儲車間都是一種很正常的運作模式。在他們倉庫也發現了一堆一堆的涉案的郵件,他們在里面也在分揀包裝,懷疑它有作案的可能,但是從表面的運作來說不是太確定。
警方從圓通物流的總部了解到,連弟公司在2016年上半年,就發出了類似的郵件近15萬件,實際付款人達到了近5萬名,共收到郵費近1500萬元。而這些貨物是別人委托連弟公司寄出,郵費由連弟公司代收。錢一旦收上來,就會往下層層轉移。
所有的資金進來之后,連弟公司會扣除千分之一的手續費,之后隨即就把資金打進一個叫丁漢衛的賬戶里面去,到丁漢衛這個賬戶里停留兩三天之后,可能積累幾十萬的資金,就流轉到一個叫胡偉康的賬戶里去。胡偉康的賬戶往下一級轉,又發現了好多賬戶,我們對所有賬戶調出來進行了大量梳理清查工作,發現了一個比較可疑的叫何劉平的賬戶。
這筆資金為何要層層轉移?貨物的源頭究竟在哪里?對此,辦案民警把追查資金流作為案件的核心線索。通過調查,警方發現名為何劉平的個人賬戶曾多次出資,大批量購買節油器、加油卡、包裝紙箱等物品,這些物品大多被寄到了上海一家名叫方中物流的公司里。這家公司和警方重點追查的開戶人胡偉康、丁漢衛、何劉平都有關聯。然而在偵查過程中,警方同樣沒有在這家公司發現異常。
何劉平這個賬戶通過資金購買了一些產品,很多是這起案件出現的加油卡、節油器都是發貨發到方中物流這個地方。當時民警也做了推斷,這個可能是這些東西(涉案物品)在這里做包裝,做分裝的一個地方。但涉案的產品都是郵寄到這個地方,民警堅信這個地方一定會有問題的。
臥底潛伏 挖出詐騙話務窩點
這家看似正常的公司是不是詐騙物品的出貨地點?實施詐騙的話務中心又在哪里?為了搞清這些問題,警方派出偵查員潛入這家公司,進行了秘密偵查。偵查時發現,這家可疑的公司在網絡上打出了招聘廣告,公開招聘客服人員。為了搞清這家公司的內部情況,偵查員前去應聘,成功進入了這家公司。幾天后,偵查就取得了進展。
偵查員搞清楚了這個公司的內部結構和運行情況,根據這些線索,警方確定這家公司就是詐騙物品的出貨地點。這家公司的電子商務部門都會向連弟物流公司發出一張單據,上面詳細標明了已經被詐騙人的詳細信息,并要對方要求發貨。
然而讓偵查員不解的是,這家公司并沒有實施詐騙的話務部門和相關人員,他們之間是如何聯系的?誰又在背后主導整個騙局?隨著秘密偵查的深入,臥底的偵查員發現公司的財務經理經常在上班時登錄5到6個QQ號碼,每天下午6點以后,這些號碼都會接收到大量發貨信息。通過對這些網絡信息進行技術處理,確定了部分詐騙窩點的位置。為了將犯罪分子一網打盡,警方逐一對可疑的地點進行了偵查。
此案引起了河南省公安廳和許昌市公安局的高度重視,河南省副省長、省公安廳廳長許甘露先后對此案的偵破工作和收網行動作出重要指示。許昌市從全市公安機關抽調450名民警組成24個抓捕行動組,于8月25日分赴上海、江西、安徽、湖南4個省市的17個犯罪窩點,開展統一收網行動。上午11時20分指揮部下達“開始行動”命令,24個抓捕小組統一行動,一舉摧毀了這個設在上海的詐騙犯罪集團總部和分設多地的犯罪窩點。
僅僅半年詐騙詐騙群眾5萬多人 獲利1500萬
經過初步審訊,警方確認在整個詐騙環節中,方中物流公司和不同的專業話術團伙進行合作,相互間分工明確。在實施詐騙過程中,方中物流主動聯系詐騙話務老板,而話務窩點則根據非法獲取的個人信息,具體進行詐騙。
而方中物流公司也有專門的部門和人員與話術團伙聯系。為了逃避執法部門打擊,這些人和話術團伙負責人使用虛假身份通過網絡聯系、轉賬,彼此間從不見面。為了配合實施詐騙,方中物流公司內部除了成立信息部外,還成立了財務部、貨運部、采購部等部門,彼此間進行了進行了明確的分工,相互協作。
而話務窩點根據方中物流的詐騙方案和產品,專門為他們打造出一套話術進行詐騙,而這些話術套路簡單易學,很容易迷惑不明真相的群眾。
據警方初步調查,僅2016年1月到6月,犯罪分子就詐騙群眾5萬多人,非法獲取資金近1500萬元。目前,鄢陵警方已經刑拘131人。由于案件單筆詐騙數額較小、涉及受害人較多、很多受害人沒有選擇報案,也給案件進一步偵查帶來了困難。警方提示,如果有類似案件的而受害人,可以撥打電話03747786110、03747787110和辦案人員取得聯系。針對近來年電信詐騙案件高發,警方也提醒大家和陌生人通話時要提高警惕。
警方提醒:
第一是即使遇到能夠說出自己姓名、住址等個人相關信息的電話、短信也不要輕信,需要通過其他渠道核實;
第二是陌生短信、郵件、社交工具中發來的鏈接不要輕易點擊,特別是中獎短信、參加某綜藝活動、家人活動信息的短信鏈接,不要點擊打開,陌生應用不要隨便安裝;
第三是冒充各類行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短號碼服務的提示或涉及費用的短信以及所進行的短信鏈接,不要打開。
第四是不輕易將個人信息留在不熟悉或不正規的機構、網站中,網銀賬號、普通社交賬號密碼要區分,密碼定期修改,謹防信息泄露進行盜刷。
事實上“電信詐騙意見”的重點并不在立案標準、從重處罰情形等規定,而是劍指電信詐騙犯罪背后的產業鏈,是要斬斷這根利益鏈。
為切實增強轄區居民安全防范意識,減少轄區各類可防性及電信詐騙犯罪案件高發勢頭,全力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近日遂平縣公安局組織開展了形式多樣的安全防范宣傳活動。
近日,遂平縣公安局開展了防范電信詐騙宣傳講座,遂平公安局民警通過展示如今電信詐騙呈現的高壓態勢,并結合近期發生的真實案例介紹了電話詐騙等常見的詐騙方式和防范措施。
針對近期開封市區內出現的利用虛假短信息詐騙案件,宋門分局主動經營、信息研判、縝密偵查,跨區域作戰,歷時兩個月,近日在市公安局反電信詐騙中心的支持下,摧毀偽基站集團,成功抓獲擾亂無線電秩序的犯罪嫌疑人7名
為預防和減少電信詐騙案件的發生,提高群眾自覺防范意識,11月16日,西平縣五溝營鎮綜治辦聯合鎮派出所開展了防范電信詐騙專項宣傳活動。
從昨天起,由公安部、銀監會制定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案件凍結資金返還若干規定》(以下簡稱《規定》)正式頒布實施。截至目前,查控中心已凍結全國涉案賬戶40余萬個,凍結資金11億余元;通過工作減少群眾損失18億余元;關停涉案手機號碼13萬余個、400號碼近3萬個,處理偽基站假鏈接1萬余個。
市公安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返還凍結資金必須在公安機關內進行.....
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平臺自試運行半年已攔截被騙資金8500余萬元。平臺試運營發現,第三方支付已經成為繼銀行卡后幫助犯罪人銷贓的一個主要渠道,如今正把第三方支付也納入中心平臺工作。
上海市反電信網絡詐騙中心平臺自試運行半年已攔截被騙資金8500余萬元。平臺試運營發現,第三方支付已經成為繼銀行卡后幫助犯罪人銷贓的一個主要渠道,如今正把第三方支付也納入中心平臺工作。
面對工信部發出的“做不好實名制不給發牌照”的鐵令,本就步履維艱的虛商們該何去何從?
電信詐騙是寄附在信息技術上的丑惡毒瘤,它來勢兇猛,有點讓人措手不及,但是從孟書記的上海講話中可以看出,消滅電信詐騙我們有方法、有手段、更有決心。
近日,央視播放了一個發生在許昌長葛市的社會新聞,一下在許昌火得不得了。陳某告訴警方,2015年7月底,他收到一條陌生短信:“我是國信證券公司的操盤手,我公司現有股票內部信息,機構拉升,可以給你推薦股票。
8月20日,河南女孩小妍因“醫保卡透支”騙局被騙走家中11萬元積蓄。8月29日,河南大學生小程也因網絡詐騙被騙走了9000元學費……
警方追查贓款,查到了李大姐名下有一張在天津浦發銀行辦理的銀行卡。6張銀行卡,加一起14萬多,是家里的全部積蓄,但為了證明自己的清白,李大姐一分錢不剩的全數給對方轉了過去。
記者申請加入“學生老師家長信息出售”、“信息買賣交易”、“業主數據/信息/號碼”等多個聊天軟件群,幾分鐘后便加入了群聊。卡佛落稱,今年剛入學的大學生數據,3毛/條,500元起批,自己手中有10萬條,聊天軟件、銀行卡交易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