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6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執行。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是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教育的重要實踐,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
在建黨95周年來臨之際,大象融媒·映象網響應河南省委關于落實“兩學一做”學習教育活動的精神,按照省委組織部的要求,特別策劃《印跡:老黨員的“兩學一做”》系列欄目,通過“走基層”,聚焦老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事跡,進一步闡釋和踐行“兩學一做”。系列報道以視頻、圖片、文字的方式,融媒體聚合展示,為黨的95歲華誕獻禮。
吳樹蘭喂羊飼料
吳樹蘭探望貧困老人
記者 阮海峰 文/圖 實習生 付燕妮
“六年駐村扶貧路,我一門心思就是為貧困村著想,為老百姓辦事。心無旁騖,路子自然就越走遠寬。”道出了一位58歲老人的心聲。
吳樹蘭,河南省扶貧辦副巡視員。從52歲起便開始了她的扶貧之路,先后在新蔡縣孫召鎮的大吳莊村和確山縣竹溝鎮西王樓村任黨支部書記,帶領百姓走出了一條致富路。“第一書記”就是對她最好的詮釋。
帶領村民致富的“第一書記”吳樹蘭
西王樓村,位于確山縣竹溝鎮西北部的一個小山村,種植業是這里的主業,2014年村民的平均年收入水平5000,全鎮最低。而“第一書記”的到來為這個村子帶來了生機,帶來了希望,西王樓不再是以前的西王樓。
書記任職后,走訪調查,組織村干部參觀學習,立足于自身優勢,發展種養殖,主要以養羊為主。凡事親歷親為,與村民魚水情深。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養殖業正是如此,當村民迫切需要先進的生產技術時,她二話不說請專家;當需要決策時,她據理力爭為百姓。
“她的到來使農民收入普遍提高,養羊業的發展為整個村子的經濟注入了新的血液。”西王樓村村支部書記曹川林介紹,現在有的養殖戶一天收入可達到200元、300元,甚至是500多元。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而她卻不顧身體安危,時時為工作,刻刻念百姓。心血管大動脈堵到90%,生死一關,離開村子不到100天是她自2014年3月20號以來離開村民時間最長的一次。
曹川林談起病中的吳書記,眼圈有些發紅,“手術后吳書記醒來的第一句話還是圍繞工作,很多村民都說感覺她不像干部,更像親人,吳書記的遲遲不歸,讓村民擔心;吳書記的兢兢業業,讓村民矛盾。舍不得她走,又擔心她的身體。”
“艱苦的磨練使我嘗到了奉獻的樂趣。”吳樹蘭把多年的駐村經歷簡單概括為四句話,下鄉駐村五年多,酸辣苦甜都是歌,千辛萬苦不言悔,寫好黨員先鋒歌。
為打贏河南脫貧攻堅戰,自去年開始,省交通廳派出五位駐村的“第一書記”在脫貧道路上各顯神通。
“第一書記”駐村要始終履行好基層黨組織建設的職責,充分發揮黨建指導員的作用,當好參謀和掌舵人的角色。
元宵佳節,扶溝縣包屯鎮朱村崗村委大院鑼鼓陣陣、笑聲連連,在省政協駐該村“第一書記”劉延志的組織下,村民們歡聚一堂,大家一起看舞蹈、猜燈謎、吃元宵,度過一個歡樂、祥和、喜慶的元宵節。
牢記“第一身份”,才能履好“第一職責”。作為一名黨員,無論擔任什么領導職務,都要自覺地把黨員身份放到官員身份前面。
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召開之后,扶貧攻堅成為最近人們持續熱議的一個話題。
農村的工作生活確實比較枯燥,每日直面群眾,繁雜瑣碎的小事頗多。如果第一書記只是把下派當成是提拔的“快車道”,腦海里充斥“鍍金”思想,動機不純就沒辦法完成應該完成的工作。
農村天地需要人才,“第一書記”要懷著為農民謀利的情、揣著為農村服務的心、帶著發展農業的勁,認真思索,找準位置,進入角色。
“第一書記”紛紛選擇駐村為群眾辦實事,但是“第一書記”要真正落實好,需做到勤開口、勤洗耳、勤碰頭、勤動手。
在駐村扶貧工作中,“第一書記”任務重,責任大,“第一”就必須起到示范帶頭作用,能接好“地氣”,要沉身子,深入基層,親近群眾,當好群眾的貼心人。
第一書記相信我們并不陌生,昔日小崗村“第一書記”沈浩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日前,《四川日報》在四川在線、川報觀察同時推出的系列報道《“第一書記”的煩心事》,引發不少人的關注。來自各地的“第一書記”向社會大眾講述著,他們在駐村幫扶過程中的“煩憂”。
“與往年相比,今年選派第一書記的突出特點是強調落實好中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部署要求。第一書記要真正把村情民意吃透,把扶貧對象搞準,做到心中有數、一目了然。”河南省委副書記鄧凱強調。
“與往年相比,今年選派第一書記的突出特點是強調落實好中央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部署要求。第一書記要真正把村情民意吃透,把扶貧對象搞準,做到心中有數、一目了然。”河南省委副書記鄧凱強調。
第一書記要真正把村情民意吃透,把扶貧對象搞準。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難點在農村特別是貧困地區。省委、省政府歷來高度重視基層基礎工作。2010年7月以來,省委作出了選派機關黨員干部到“軟、窮、亂”村任第一書記的重大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