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古建筑。
村里的古建筑。
村里的古建筑。
映象網快訊(記者 邱延波 文/圖)新密市有一個小山村,村里上百年的古建筑有14處。為了保護這些古建筑,村民自發為這些古建筑掛牌。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一名專家稱,村民普遍地自發地保護古建筑,這種現象在不多見,值得贊揚。
一個山村,14處古建筑
在新密市米村鎮東北二里,有一個山村叫范村。
范村無一家姓范。為何叫范村?一說是村莊位于泮水之陽,村名應為泮村,諧音范村。另一說是,春秋時期鄭國,鄭莊公立國為王,封其弟于京(滎陽),其弟偷偷地于一個山巖之地以范村為中心立小國,不久被鄭莊公所滅,但造反不斷。后來村民安心農耕,興家立業,村人有約:二字箴言惟勤惟儉,兩條正路曰讀曰耕,這正是符合中國人傳統的生活典范,于是該村名就稱為范村。
7月5日中午,范村村主任說,村上多年來歷史文化傳說很多,現在比較完整的古建筑14處。他的拿出的一份范村文化山村紀實上寫著:范村歷史格局保持完整,寨墻古街仍分布于寨內,現存百年古樹7棵,古井6眼,村內建筑多屬鄉土建筑風格,歷史建筑相對集中連片,青磚、灰瓦,細雨過后,呈現出范村傳統村落的山村特色。范村內現存廟宇8處,其中,火神廟始建于年間,東西橫跨三個院落,分別祭祀:火神爺,天王藥王爺。院內正殿均為雙卷棚屋,保存較好價值較高。室內梁架彩蛋仍保存完好,香客連綿不絕。現火神廟仍存火神殿、天王殿廂房等50余間。
穿梭在范的村間小道,李家大院、魏家大院、施家大院等百年以上的古建筑仍然保存完好。
打架打出商代文物
“我們村在商代就應該有人居住,2005年,村民李金領請人建房,當時兩名請來的民工挖房基時,挖出一個商代爵。兩人爭著要搶走自己要,結果雙方打起架來,主人一看立即報警,米村派出所民警趕到,發現這個東西不尋常,上報文物部門后,確認是商代銅爵,收歸國家。政府還獎給李金領一個保護文物的證書。”李根上說,這個爵在他們村出土后,每年都有文物人員到他們村里來。
在一份鄭州市歷史文化風貌特色村申請表上,可以看到2005年七組楊金嶺家出土商代爵的描述,該文物保存在新密市文物管理處。
村民給古建筑掛牌保護
范的古建筑在文革時期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壞,后來,村民意識到這些都是老祖先遺留下來的珍貴財富,就開始自發地保護。村民們自己制作一些保護牌,掛在這些古建筑上,上面還寫著責任人。
在一塊位家樓的藍色牌子上,上面寫著:編號013,此樓位于范村東西大街西段,始建于清乾隆年間,距今約有280年。現在保存有房屋3間,此樓高十米有余,有木棚樓梯,是當時位家的過屋樓。墻體混磚,二梁起架,青磚青瓦,保存完好,十分雄偉壯觀。監護人:位國義。
范村村主任李根上說,從2012年初開始的,村里村民開始主動保護古建筑,這些牌子都是村里自己制作掛上去的。李根上現在的重點工作,就是保護村里的古建筑。
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一名專家稱,村民自發保護古建筑為古建筑掛牌,這種現象不多見。村民的這種做法值得贊揚,保存了古建筑,就保住了村里的傳統文化的根基。
風襲楓落;葉葉情深
由于交通、通訊中斷,目前安陽縣受災最嚴重的都里鎮3個村變成“孤島”,無法運入救援物資,安陽今天首次向村莊空投,目前首批物資投放完畢,第二批物資即將起飛空投。
村民稱,村里的集體土地租給學校,至今還收著租金,土地性質卻被學校私自改變為國有土地了。
村莊環境美百姓幸福多
濟南一個小村莊,經其實那里并沒有奇特的景致,但在傳說中,外地人去了十之八九要迷路,根本找不到北,嫁過去的好幾年的媳婦還容易找不到家。
昨日,消防安全隱患曝光行動對經開區李南崗村進行回訪,發現該村私搭亂建,樓間距不足、占用消防疏散通道、私拉亂扯電線等問題整改不到位。
昨晚有市民報料:“在鄭州中原區航西辦事處周垌村,有村民違規建房時樓板從3樓掉下,當場砸死一名民工,另有一人受傷。”
3月26日,記者李琳到河南沁陽去采訪,在采訪途中誤入一個美麗的“無人”石頭村莊,村里的建筑錯落有致,清新典雅,像極了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它究竟是什么地方?
2015年3月3日,正月十三,廣東省汕頭市澄海蓮下南灣“老熱”,就是傳統中“迎老爺”,是潮州各村的習俗。當地市民擺出了可以稱為狂暴的鞭炮的陣勢,整整鋪滿了一條街道。點燃后猶如好萊塢大片爆炸現場。
如今正值秋種季節,村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幾十畝良田被擱置。
近日,南陽市淅川縣厚坡鎮唐灣村村民向記者爆料稱,位于該村的41畝多土地被人強制賣掉,如今正值秋種季節,村民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這幾十畝良田擱置。10月9日,映象網記者來到了該村對于此事進行了核實。
世界各地的人們都對裝飾愛巢樂此不疲,但像薩利派村民這樣用鮮花圖案做手繪裝飾的,著實不多。
據臺灣“中廣新聞網”20日報道,挪威南部一座保留了18世紀和19世紀木建筑特色的歷史村莊遭到大火侵襲,至少30棟房屋建筑被燒毀,90多位居民送醫治療。這座村莊有160多棟具有歷史特色的建筑,向來是挪威知名的觀光景點,同時也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名單。
昨天上午,涼山州冕寧縣復興鎮建設村召開 2013年分紅大會,分紅金額達1311.5萬元。現場,重達312斤的人民幣現金一捆捆整齊地放在臺上,340余戶入股村民排隊領錢,最多的一戶領到了30萬元,最少的也有近萬元。有村民說,數錢數到手都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