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快訊(記者 阮海峰)為民服務永遠在路上。在2015年推出河南公安改革十項惠民舉措的基礎上,河南省公安廳再推出河南公安改革第二批惠民舉措,又一大波紅利惠及億萬群眾。
映象網記者特邀相關警種負責人就熱點舉措進行了深入解讀,讓大家更好地了解這些舉措,更好地服務群眾,同時,也便于群眾理解支持監督公安工作。
29項戶籍業務實行網上辦理
7月1日起,依托河南公安“互聯網+”便民利民服務平臺,網上辦理出生登記(持省內新版出生證)、購房入戶、工作調動入戶、夫妻投靠、父母投靠子女、子女投靠父母、務工人員入戶、大中專院校錄取學生遷入、大中專院校畢業學生遷入、棄嬰入戶、收養入戶、回國(入境)恢復戶口、轉業、復員、退伍軍人入戶、刑滿釋放人員恢復戶口、設立單位集體戶口、分戶立戶、死亡登記、出國(境)定居注銷戶口、入伍注銷戶口、遷往市(縣)外(有準遷證)、大中專院校錄取學生遷出、變更民族成分、變更姓名、變更性別、變更戶主或戶主關系、變更文化程度、婚姻狀況、戶口簿遺失補發、遷移證補發、準遷證補發等29項戶政業務申請。
解讀:今年1月,省公安廳即組織鶴壁、永城兩市公安機關開展“互聯網+”便民服務平臺戶政業務試點工作,現場解決問題150余個。經過2個月的試點運行,對平臺功能進一步改造和完善后,開始在全省部署上線。今年4—5月,省公安廳為全省戶籍民警配備了數字證書,開通了電子簽章,并組織業務和技術骨干,赴各省轄市和直管縣開展“上門”培訓,共培訓民警52批次、3845人,至5月底,全省29項戶政業務已全部實現網上辦理。
今后,群眾依托河南公安“互聯網+”便民利民服務平臺,可以網上辦理出生登記(持省內新版出生證)、購房入戶、工作調動入戶、夫妻投靠、父母投靠子女、子女投靠父母、務工人員入戶、大中專院校錄取學生遷入、大中專院校畢業學生遷入、棄嬰入戶、收養入戶、回國(入境)恢復戶口、轉業、復員、退伍軍人入戶、刑滿釋放人員恢復戶口、設立單位集體戶口、分戶立戶、死亡登記、出國(境)定居注銷戶口、入伍注銷戶口、遷往市(縣)外(有準遷證)、大中專院校錄取學生遷出、變更民族成分、變更姓名、變更性別、變更戶主或戶主關系、變更文化程度、婚姻狀況、戶口簿遺失補發、遷移證補發、準遷證補發等29項戶政業務申請,實現戶政業務的“外網申請,內網受理,審批前置,核驗后置,一趟辦結” 。
依法辦理無戶口人員戶籍登記
根據國家戶口登記政策和相關法律,依法依規解決因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未辦理《出生醫學證明》等造成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為合符相關規定的人員辦理落戶手續,切實維護公民依法登記戶口的合法權益。
解讀:今年初,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意見》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公安廳立即制定工作方案,強化工作措施,組織開展戶口清理整頓,摸排全省無戶口人員的基本情況。并充分發揮牽頭單位職能,與省民政廳、衛計委、司法廳等部門密切溝通,明確職責分工,細化工作責任,共同研究起草了《關于解決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的實施意見》,現已提交省政府審議。待省政府《實施意見》印發后,我們將積極會同有關部門,根據國家戶口登記政策和相關法律法規,依法依規解決因不符合計劃生育政策、未辦理《出生醫學證明》等造成的無戶口人員登記戶口問題,切實維護公民依法登記戶口的合法權益。
推行戶籍辦理延時預約服務
7月1日起,在全省公安機關戶籍室推行延時和預約辦理戶籍業務,工作日實行延時服務,直到為最后一名群眾辦完戶籍業務;夜間和節假日實行預約服務,為急需辦理戶籍業務的群眾特事特辦。
解讀:為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提高戶籍窗口服務質量,全省公安機關承諾在戶籍室推行延時和預約辦理戶籍業務,工作日實行延時服務,直到為最后一名群眾辦完戶籍業務;夜間和節假日實行預約服務,為急需辦理戶籍業務的群眾特事特辦,確保滿足每一名群眾的需求。
實行網上繳納交通違法罰款
7月1日起,全省范圍實現通過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為注冊用戶提供網上繳納交通違法罰款服務。
解讀:2015年11月1日,河南省《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正式上線運行,為群眾提供互聯網預選機動車號牌、駕駛證審驗、電子監控處理、繳納交通違法罰款等服務。省財政廳、公安廳、省建設銀行又共同開發了《交警罰沒收入網上繳費系統》。群眾使用個人賬戶登錄《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http://ha.122.gov.cn),完成電子監控處理后,進入繳費環節,或登錄《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后,選擇“繳納罰款”,輸入處罰決定書編號,繳納罰款。所有銀聯借記卡均可進行網上繳納交通違法罰款。2016年年初,該系統已開始在安陽、鶴壁試運行,7月1日,全省正式上線試運行。
推行駕駛人考試自主預約
7月1日起,汽車類駕駛人申請駕照考試不再通過駕校申報,考生可通過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平臺、電話、窗口等多種形式自行選擇考試時間和考試地點。
解讀:省公安廳于2016年4月14日聯合省交通運輸廳印發《河南省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制度改革實施意見》,要求全省各地于2016年6月底前全面實現自主報考。省轄市、省直管縣(市)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要建立互聯網預約、窗口預約、手機APP預約、電話聲訊預約等多渠道預約機制,實現考生自主預約,考生可以通過互聯網、窗口、手機APP、電話聲訊等多渠道自主選擇各科目考試的時間、地點、場次,自己決定什么時間預約考試、以什么方式預約考試、什么時間參加考試、到哪個考點參加考試,直接預約、直接參考,真正將考試的選擇權交給群眾。
自主預約公開全部考試名額、考試計劃和約考結果,實行計算機系統按相關規定自動排序,依受理時間、上一次考試間隔時長等條件依次安排考試,排除人為操控,實現考試資源公平分配、考試機會公平獲取。
目前,全國18個省轄市、10個省直管縣已經開通互聯網自主預約服務。
實施交通事故快處快賠
7月1日起,在焦作、安陽全市試行快處快賠機制;10月底前在全省實行道路交通事故快速處理和保險理賠“一站式”服務。
解讀:河南省公安廳交警總隊將于近期推出交通事故快處快賠官方APP,適用于在本省道路上發生的機動車之間、僅造成車物損失,且車輛能夠移動的交通事故。車主可自行上傳事故現場照片,還可協商認定責任和保險理賠。
發生符合APP軟件處理的交通事故后,事故任一方當事人可按照APP應用程序的提示,拍攝符合要求的現場照片,其中包括各方事故當事人的駕駛證、行駛證照片以及事故現場照片(含標志標線、接觸點、車牌號……)并上傳至系統平臺,各交警大隊的遠程處警人員將在第一時間獲得交通事故現場的圖像信息,并進行實時處理。
特別要注意的是,一旦完成圖片上傳并獲得“照片審核通過”的信息后,需要立刻將車開到路邊,以便迅速恢復交通。如果拍照上傳后仍不主動挪車的,交警可依據相關法規進行現場或非現場處罰。
挪車后,當事人雙方再進行責任協商。如果雙方對交通事故責任無法進行協商時,交警大隊的快處專席將通過事故圖像資料確定事故責任,并通過手機APP應用程序向事故當事各方發送定責意見。如果事故當事人認可民警的遠程定責意見,則按照手機APP應用程序提示向保險公司進行報案、定損。如果事故當事人不認可遠程定責的,可以等候交通民警到現場進行處理。
同時,手機APP應用程序中還包括當事人自助向保險公司線上報案、定損等多個環節。
該手機APP應用程序將嵌入河南省公安廳“警民通”軟件中,不必單獨下載安裝。建議駕駛人提前下載河南省公安廳“警民通”軟件,這樣處理交通事故時可以更加節省時間。
交管部門提示,目前該應用程序還未上線,整個系統處于調試階段。
允許省內異地辦理出入境證件
公民持身份證在全省任一出入境窗口辦理普通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及部分簽注、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及部分簽注。
解讀:為滿足流動人口就近辦理出入境證件的迫切需求,經報請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同意,決定自5月1日起在我省實施省內居民跨戶籍地辦理出入境證件。
凡我省居民可在省內任一出入境受理點申請辦理因私出入境證件,包括普通護照、往來港澳通行證及簽注(個人旅游簽注和商務簽注除外)、大陸居民往來臺灣通行證及簽注(赴臺個人游簽注、赴臺定居簽注除外)。申請出入境證件所需提交的申請材料與當地戶籍居民一致,辦證時限一致,即證件為10個工作日,簽注為7個工作日。
方便來豫外國專家及親屬辦理長期居留、簽證證件
對符合條件的外籍人才及其家屬,可根據外國專家證簽發的期限,為其簽發5年內長期居留證件;如不需長期在豫工作或居留,但需多次臨時入境的,可為其簽發5年內多次出入境有效、停留不超過180天的訪問(F)、人才(R)簽證;外籍人才的配偶和未滿18周歲的子女可申請與外籍人才所持簽證同等期限的簽證證件。
網上辦理消防業務
6月1日起,在省公安消防總隊官網首頁開設“消防辦事大廳”欄目,實現建設工程消防設計審核備案抽查和竣工驗收備案抽查網上受理,辦事結果網上公開、在線咨詢及網上投訴舉報。
實行大型工程分期審核、驗收
對規模大、周期長的大型工程項目,在整體方案設計通過消防核準后,除單體建筑工程外,可以根據項目進度,分期審核、分期驗收,分期出具審核、驗收意見書。
自10月27日河南公安“互聯網+”便民服務平臺2.0版上線以來,群眾關注度和社會影響力激增,平臺日均注冊用戶10.5萬。截至目前,平臺注冊用戶1805萬人,辦理各類預約、辦理類業務2385萬件。
一人涉嫌合同詐騙、一人涉嫌非法集資,他們在我省非法獲利后分別潛逃到越南和老撾。
一人涉嫌合同詐騙、一人涉嫌非法集資,他們在我省非法獲利后分別潛逃到越南和老撾。
繼一大波便民惠民服務來襲之后,河南公安再放大招。10月31日,映象網記者從河南省公安廳獲悉,消防業務事項也可以“網約”啦。
(記者 李貴剛)河南省公安廳27日消息稱,該省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省級公安“互聯網+”政務綜合服務平臺,用戶突破1千萬。河南省公安廳副廳長黎萍通報稱,一年來,河南公安“互聯網+”便民服務平臺實名注冊用戶已達1100余萬人,接受預約類事項1141萬宗,辦理各類事項449.8萬宗。
全省報送微創新項目458個,重點推薦項目146個,經過層層選拔、激烈角逐,最終20項成果被報送公安部參賽。
警察蜀黍們,做慣了萬家燈火背后的無名英雄,你有木有一個愿望,走進熒幕里為大家展示自己的才能?那么你又敢不敢想象,有一天你也能成為河南公安的形象代言人,向觀眾展示河南公安的亮點工作呢?
“大氣污染防治還河南藍天白云;兵團式執法‘清剿火患’,約談、媒體曝光倒逼隱患整改;創新管理手段,深化互聯網+……”河南警方的鐵腕行動和主動服務經濟發展的做法備受社會各界關注,贏得媒體和網絡熱捧。
自去年以來,河南省公安廳積極探索“互聯網+”條件下公安機關密切聯系群眾、切實服務群眾的新途徑、新方法,并于去年11月打造推出了河南公安“互聯網+”便民服務平臺,實現了傳統公安業務工作向移動互聯網的延伸。
110報警電話是公安機關打擊犯罪、服務群眾的重要紐帶,但惡意報警、擾警、惡意投訴的行為時有發生,這些行為嚴重占用有限的110資源,導致部分真正需要緊急救助的群眾無法得到及時的幫助和保護。
此次匯演以“共唱軍地雙擁之歌,同敘軍民魚水之誼”為主題,大合唱“強軍之歌”拉開匯演序幕,13個節目精彩紛呈,時而氣勢磅礡、催人奮進,時而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無不詮釋出消防鐵軍的時代精神。
7月22日,省公安廳召開全省公安機關視頻監控建設應用推進工作固始現場會,要求以推進“視頻監控聯網應用年”活動為抓手,狠抓視頻監控“建設、聯網、應用”三大重點工作,全面提升視頻圖像服務公安實戰應用水平。
為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部署,河南省公安機關打響大氣污染防治攻堅戰,向黃標車、老舊車及渣土車淘汰治理發起全面攻堅。
2月16日,映象網記者從省公安局處長會議上了解到,去年河南全省民警在維護社會穩定方面取得新成績,五類嚴重暴力犯罪案件全破,現行命案破案率達99.04%。
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關于加強禁毒工作的系列重要決策部署,自2015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河南省部署開展了吸毒人員“大收戒”專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