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車間
工作間
技術車間
映象網訊(記者 秦雯 文/圖)許繼集團,作為引領國內電力裝備技術發展潮流的行業翹楚,一直以來致力于打造我國特高壓輸電新技術,憑借其超強的自主創新能力和人才的不斷培養和引進,正不斷改變著行業發展的歷史,創造了40多項“中國第一”和20多項“世界第一”。
堅持自主研發道路 登頂“特高壓”
特高壓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輸電技術,具有遠距離、大容量、低損耗、少占地的綜合優勢,是國際上電網領域的“珠穆朗瑪峰”。長期以來,其核心技術如特高壓換流閥、直流控制與保護系統等一直被ABB、西門子、阿爾斯通等國際巨頭壟斷。
然而不久前,錫林郭勒盟至泰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進行核心設備的招標,許繼集團的“特高壓換流閥”總體解決方案擊敗包括國際某知名企業在內的兩個競爭對手,一舉奪下這項尖端工程。
“這說明,許繼在特高壓換流閥領域已領先世界發達國家。”許繼集團柔性輸電系統公司總經理張建說。
從2004年國家電網提出發展特高壓以來,據統計,僅在特高壓直流和交流輸電領域,許繼集團已獲得核心專利100余項,創造了數十項“世界第一”和“中國第一”,并參與承擔了我國19條高壓與特高壓輸電工程的成套設備供貨及服務。
登頂“特高壓”的路并非一帆風順。1998年,由許繼集團研發的DPS100控制與保護系統首次在我國電網中得到應用。但與國外相比,數十年的代差讓這一系統遠遠難以滿足我國建設更高電壓等級電網的需求。向國外引進技術看似捷徑,但國際巨頭不是轉讓已經瀕臨換代的技術,就是僅僅轉讓生產圖紙,軟件源代碼等核心技術仍然牢牢掌握在手中。
這讓許繼人堅定了自主研發的道路。僅僅3年后,許繼集團DPS2000直流控制與保護系統誕生,直接導致國外同類設備價格“腰斬”。2008年,隨著DPS3000系統問世,我國特高壓直流輸電的控制保護設備一舉邁入世界先進水平。
聚集一流人才 造就一流企業
許繼集團一直把人才工作放在戰略的高度來抓,秉承“惜才、愛才、重才、用才”的理念。集團總經理冷俊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曾說過:“人才,是企業發展之基石,更是企業搏擊于市場洪流中的核心競爭力?!彼?,在許繼集團,人才隊伍建設中不論資排輩,大膽吸引和培養人才,讓自主創新和人才建設相得益彰。
一套被稱為系統“大腦”的“仿真系統”技術,曾經主要被西方發達國家掌握,也是一直制約我國特高壓技術發展的重大難題,但讓人想不到的是,將此技術破題的竟然是一群80后年輕人。33歲的李少華正是這個團隊的技術負責人。而接手研究特高壓仿真時,他還不過是個剛入職半年的研究生。
許繼集團總工程師姚為正說:“組建團隊第一個就是要找對人,第二個就是要用好人,就是說不論資排輩,誰有能力誰上,你有多大的能力,需要多大的舞臺,那么我們公司就給你配足資源,就讓你在舞臺上唱好戲?!?/p>
同時,許繼集團一直把高層次人才培養引進作為人才工作的重中之重。除在我省設立首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吸引國內著名高校20名博士進站工作外,還從美國、加拿大、德國等國家引進海外專家26人。
2006年,8名海歸同時加盟許繼,至今傳為佳話。當年,許繼集團研發中心主任周逢權已是加拿大某能源公司的研究員。為了說服周加盟,集團派人親赴加拿大登門拜訪。得知周同意加盟的消息,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又手捧鮮花親赴機場迎接。談起回國經歷,周逢權至今仍掩飾不住內心的感動。
這只是許繼集團惜才如渴的一例。2000年,留學日本的海濤在歸國飛機上與許繼集團結緣。為了留住人才,經一路勸說后,海濤一下飛機便被接到了許昌。而當海濤以“更希望到珠海發展”婉拒時,許繼集團又立即拍板,研究成立珠海許繼公司,并由海濤出任總經理。如今,珠海許繼公司將配網業務做到了全國第一,每年為集團貢獻產值20多億元。
世界一流課題呼喚一流人才,而河南實現從制造業大省向制造強省轉變,同樣離不開人才的支撐。許繼集團就是深深的認識到了這點,才引進培養了這么多人才,讓許繼一步步地走到裝備制造龍頭企業的位置。
“五四”青年節來臨之際,二七區馬寨鎮閆家咀小學、劉胡垌小學、水磨小學等學校均以紀念“五四”運動96周年暨建團93周年為契機,組織開展了以 “凝聚青春力量,弘揚五四精神”為主題的多種形式的主題教育活動。
2015年4月5日,是紅旗渠總干渠竣工通水50周年紀念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紅旗渠精神應該成為我們破除陳規陋習、體制弊端,涉險灘、破藩籬、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推力。修建紅旗渠的初衷,是為了解決林州人民祖祖輩輩期盼的吃水問題;修建紅旗渠的過程,是黨密切聯系人民群眾的生動寫照。
翻看各機構所選擇的年度熱詞,一個鮮明的感受也是,主流話語表現“強勢”,正在成為凝聚社會共識的主心骨。對中國國家領導人習近平的信心與認可,其實是對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改革道路、發展思路的信心與認可,是對我們找到的“全社會意愿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的認可。
在全市上下緊緊圍繞“開放招商、服務企業、優化環境”,奮力推進洛陽經濟社會發展新跨越之際,我們帶著全市青年的希望和重托,在此召開青聯七屆二次常委會議。青聯組織作為黨領導下的各族各界青年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組織,是團結和凝聚各行各業杰出青年人才的組織,是社會群體中最具創新精神、最具開拓意識、最富發展潛能的一部分,是推動我市經濟發展的中堅力量。為了更好的服務我市經濟社會發展,服務開放招商大局,引導廣大青年積極投入全市招商工作大潮,在全市開放招商工作中建功立業,市青聯特提出如下倡議:
2014年1月11日由映象網教育頻道攜手河南私家車廣播以及康橋九溪郡共同舉辦為新鄭龍湖實驗小學捐書的活動圓滿成功。
1月12日下午,全市1600余名參加縣處級領導干部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培訓班的學員,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及當日上午培訓班的授課內容,開展了深入熱烈的分組討論。在觀點的交鋒和智慧的碰撞下,轉型升級的方向越來越明確,思路越來越清晰,信心也越來越堅定。
“宣傳思想工作一定要把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作為基本職責。”2013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如是強調。
習近平同志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強調“建設網絡良好生態,發揮網絡引導輿論、反映民意的作用”,闡明了利用網絡凝聚社會共識的重要意義。
在創建國家級衛生縣城和全國文明縣城工作中,社旗縣上下齊心,逐項落實,使“雙創”活動健康推進。
承載著388萬龍都人民的殷切期許,承載著2015年的使命和重任,濮陽市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今天勝利開幕。來自全市各條戰線、各個行業的人大代表齊聚濮陽,共商趕超發展大計,共謀富民強市良策。我們向各位代表致以誠摯的問候和崇高的敬意,對大會的召開表示熱烈的祝賀!
統一思想凝聚共識 學習貫徹全會精神
中原夢能夠凝聚起前進道路上無數的正能量。把夢想照進現實,需要責任與壓力的共擔,需要最大限度地聚合起河南社會的正能量。 現在,我們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聚合正能量,整裝再出發,“中原夢”的實現并不遙遠。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以雷鋒精神為鏡,可以知榮辱。在市場經濟的大潮下,我們需要有雷鋒精神這樣一面鏡子,正言行、正內心,提醒自己揚正氣、樹新風、重操守。
“七條底線”是對網絡發言中不良現象的一次合理糾偏,也是對建立理性公共輿論空間提出的約束性規范 隨著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中國社會的話語空間得到極大拓展,形成了一個異常復雜又精彩紛呈的網絡輿論場。
在四川農村地區,廣大黨員干部以鄉村壩壩會、農村文化表演、現場書畫等的形式開展宣講,結合百姓工作、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講政策、解疑惑。12月7日,一場生動的群眾討論式宣講讓內蒙古自治區包頭市昆都侖區前進街道居民大呼過癮,通過身邊人結合身邊事宣講的全會精神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