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明臣生前工作照
群眾自發送夏明臣最后一程
映象網快訊(記者 王邵怡 文/圖)2015年8月29日,駐馬店上蔡縣公安局崇禮派出所長夏明臣為了參加縣里“9.3閱兵安保工作推進會”,連續工作4天,每天睡眠不足3個小時。在駕車趕往上蔡縣公安局參加安保工作推進會的途中,為避讓一輛大貨車身負重傷,經全力搶救無效,不幸以身殉職,年僅51歲。
以身作則 鞠躬盡瘁
抗戰70周年紀念活動安保工作期間,夏明臣以身作則,團結帶領全所民警連續奮戰,累計走訪轄區群眾3500余戶,排查出租房屋132間、小旅館19家,檢查廢品收購站及加油站27家,登記檢查入冀進京長途客車12班次,及時消除各類安全隱患,做好了轄區重點信訪人員穩控工作,破獲系列詐騙案件11起。
夏明臣在30年的基層公安工作中任勞任怨,長期超負荷的工作,加上飲食作息不規律,夏明臣早在2005年初就患上了嚴重的腰椎間盤膨出癥和股骨頭壞死病,2011年底又患上了中度腦梗塞,出現面部麻痹等癥狀。多病纏身的他,僅在當地小醫院做了幾次手術,不等康復就忍著病痛、掂著藥袋回到了工作崗位。
從2011年“清網行動”開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夏明臣邊吃藥、邊掛針、邊工作,常常是左手連著輸液管,右手打電話談論案件,辦公桌上、床上擺滿了藥物,他把自己的住室當作病房,將自己的工作視為生命。
夏明臣為民辦事,講求信用,奉守承諾,從不接受群眾的吃請,不管再累再餓,任務再重,即便是喝涼水啃方便面也不給群眾增加負擔。群眾困難求助,只要到他屋里,夏明臣都是熱情接待,倒水、讓煙,一嘮就是半天。
俯首甘為孺子牛
他常說:“一個人做一件好事很容易,要做一輩子好事很難。”無論在派出所值班還是下鄉走訪,他都是以一名普通老百姓的口氣與群眾交流對話,與群眾打成一片,把自己融于群眾之中。 崇禮鄉大方村43歲的殘疾群眾方建國,高位截癱,輪椅代步,家庭生活十分困難,曾因土地糾紛多次上訪,成為上訪老戶。
2012年,方建國領養的女兒方春花考上黃河科技大學,因為學費和生活費還差1000多元,一時難以湊齊,一家人愁得沒有辦法。夏明臣聽說后,從自己微薄的工資中拿出1000元送到方建國手中,圓了他女兒的大學夢。
自此,方建國的家庭就融入了夏明臣的生活,成了他關心和資助的對象,當年春節,他和民警兌錢買了米、面、油、鹽到方建國家中看望。2013年,得知方建國60多歲的父親生病住院,夏明臣就到鄉政府找民政所反饋情況,協調救助,崇禮鄉政府經核實后及時給方建國家中審批3000元救助款,讓方建國家感受到政府的關懷和溫暖。
夏明臣的真心關愛、真心幫助徹底感化了方建國,從此他不再上訪告狀,平時沒事,還會主動到派出所干些力所能及的活。得知夏明臣不幸犧牲的消息,方建國找人把它送到殯儀館,坐著輪椅在夏明臣的靈堂前守靈,不愿離開。
“他現在能好好歇歇了,活著的時候,太累”
聞知丈夫犧牲后,夏明臣的妻子余大平幾度昏厥,天天半夜還守在丈夫的遺像前,向他傾訴:“明臣,你生前總說沒有時間,現在總算有時間聽我說說話了……”說著說著,就是淚流滿面:“他現在能好好歇歇了,活著的時候,太累。”
余大平回憶,剛結婚時,夏明臣在街上看見有人穿呢子大衣,回家就對余大平承諾,等發工資了,就給她買個新大衣穿,一晃幾年,街上又開始流行羽絨服,夏明臣依舊對妻子承諾等發工資了,就給妻子買羽絨服。直到今年8月夏明臣突發意外,承諾再也沒有機會實現。“他的工資都捐給那些有困難的人了,說買衣服買了幾十年也沒見著,我以后再穿,也不知道給誰看了。”
從警30年來,夏明臣同志長期奮戰在公安基層一線,愛崗敬業、一心為民,出色地完成了各項工作任務,把全部青春和熱血獻給了鐘愛的公安事業,用實際行動踐行了人民警察的核心價值觀,譜寫了生命的華章。
話說:久病床前無孝子。但20年來張學孟把岳母張好花當親媽待,用不遺不棄服侍老人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久病床前有孝婿。
長垣縣惱里鎮西沙窩小學殘疾兒童朱贊(化名)每年最盼望的就是3月4日這一天,這天是他的生日,從2011年……
郭志社是濮陽市青春出租汽車公司的一名出租車司機,從1997年剛開出租時起,就給自己立了一個規矩:老幼病弱免費送。
在濮陽,除了自己家,馮鐵良最熟悉的地方就是濮陽市中心血站。十四年來無償獻血110次,相當于把全身的血液換了10多遍。
馮鐵良十四年來無償獻血110次,相當于把全身的血液換了10多遍。
2014年,張立峰正式注冊了西峽縣愛心公益志愿者協會,不斷“擴編”,至今已發展會員2000余名。
開封杞縣湖崗鄉西婁店村,78歲的宋懷然為了宣傳環保,帶著紅軍帽,騎車自行車,走了23個省,480個縣市,騎壞了8輛自行車,行程46萬公里。
留守兒童一直是一個特殊的群體,關愛留守兒童是社會的共識,而有這么一個人,用自己的行動踐行了關愛留守兒童這句話,她是一個平凡的女性,卻也是眾多留守兒童的媽媽,她叫王存華,是濮陽供電公司的一名員工,也是“十分有愛”團隊的創始人。
在鞏義青龍山下,有一個北莊村,全村7個村民組,2120口人,1200畝耕地,屬省級貧困村。
2016年2月23日凌晨3:58,許昌東城區公安分局接到報警電話,八一路清潩河橋附近有一名女子跳河。正在路面巡邏的民警劉占彬迅速帶領人員趕到事發現場。
提起蘭考,大家都會想到焦裕祿,但在蘭考人民的眼中,有這么一個人,他是焦裕祿精神的最好詮釋者和接班人,他就是扎根蘭考29載的基層法官閆勝義。
每到一個月的23日,袁雪云就會帶著一群“老媽媽”來到許昌市魏都區公安消防大隊,為這里的每一位有需要的將士官縫補衣物。從1990年到現在,已經堅持了26年。
在信陽市浉河區湖東辦事處三五八社區就這么一個人,有人說他是書記,有人說他是兒子,還有人說他是社區群眾的好管家,這個人就是楊德祥,現任湖東辦事處三五八社區黨總支書記、居委會主任。
“她對我好得像親人吶!”提起一個人,家住唐河縣少拜寺鎮小河劉村的殘疾五保老人劉毛連連夸贊。
在南陽方城,有一家粥鋪遠近聞名。不僅僅因為粥的味道好,更是因為一碗粥里的特殊“佐料“—志愿者的愛心奉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