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警講解破案過程
詐騙團伙被抓現場
映象網快訊(記者 巫曉 文/圖)通過網絡交友戀愛,可是網絡對面的那個人可能是個詐騙犯。3月24日,鄭州公安局警方桐柏路分局通報了在打擊“盜搶騙”專項行動中剛剛破獲的一起特大電信網絡詐騙案件。案件偵破中,民警跨區域合成聯動作戰,遠赴安徽淮北,成功搗毀一個以戀愛交友為詐騙手段的特大復合型電信網絡詐騙團伙,抓獲團伙成員40余名,刑事拘留14人,受害人遍布全國多地。
小伙婚戀網站找“真愛” 結果是個詐騙犯
2015年10月7日,鄭州的小孫(化名)在一婚戀網站上注冊了個人信息,希望能找到真愛。很快,他在網站里看到了一位網名叫“晴晴”的心動女生,女孩主動與小孫打招呼,“自稱叫趙晴晴,安徽合肥人,在鄭州一會計事務所工作,月薪六七千元”。看到晴晴在網上發的照片那么青春靚麗,小孫真以為自己撞了桃花運。
隨后,兩人的感情迅速升溫,不僅相互留了手機號、微信號等通訊方式,還每天通過網絡互動聊天。晴晴的溫柔體貼迅速打動了小孫,兩人很快明確了戀愛關系,開始以“寶貝”、“親愛的”相互稱謂。很快,晴晴給小孫說“自己在一個網店里看到一款情侶手表十分不錯,并把男款手表給拍了下來,給小孫快遞過去”。小孫很快收到了“晴晴”的愛心禮物,被深深感動的他立即在該網店以3000元的價格將女款情侶表拍給了女方。接著,晴晴開始向小孫頻繁要禮物,一會是外國進口每盒1900元的高檔巧克力,一會是出席重要會議需要的價值萬元的高檔皮包,再往后就是以家人生病、信用卡透支等為理由向小孫要錢。為了愛情,小孫在晴晴的請求下,一次次將父母辛苦攢下給自己結婚買房子的14.9萬元全部給了她,即便如此可也沒有換來晴晴的廬山真面目。
在兩人交往的三四個月,晴晴從來也沒有和小孫進行過視頻聊天,但隔三差五的電話卻讓小孫深信不疑,到了今年2月份,兩人的感情達到高峰,晴晴的父母還分別與小孫通了電話,對兩個人的交往十分滿意,準備到鄭州見一見小孫。小孫也急著見晴晴本人和她父母,多次要求去和晴晴見面,但晴晴總是以出差、陪領導應酬等原因拒絕。
3月份以后,晴晴突然不與小孫聊天了。小孫這才意識到自己可能被騙,3月9日,他到鄭州市公安局桐柏路分局案件偵辦大隊報警。
警方調查后 “晴晴”背后竟是一個詐騙團伙
接到報警后,桐柏路公安分局立即組織骨干民警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工作。偵查過程中,專案民警調取了小孫與晴晴所有的聯系方式及聊天內容。“根據他們的交流內容以及網上購物郵寄的地址,我們初步判斷嫌疑人應該在安徽淮北,”桐柏路分局案件偵辦大隊副大隊長司勝強介紹說。
根據前期掌握的線索,專案組于3月14日趕赴安徽淮北落地查人。在當地警方配合下,專案民警很快找到了那個曾經接收過小孫在網上拍出情侶表的“晴晴”。經突審,晴晴系一個有組織詐騙團伙的成員,該團伙以淮北市銀升電子商貿公司為掩護,大肆開展網絡詐騙活動。摸清了該公司人員的活動規律后,3月17日,桐柏路分局及市局犯罪偵查局派出30余名民警趕赴淮北市開展收網抓捕,并于當天下午將該網絡詐騙團伙成員40余人一舉抓獲。
組織者專招聘年輕男女 通過網戀詐騙
經過警方初步調查,該團伙主要組織者朱某某(化名),2015年9月份成立淮北市銀升電子商貿公司,以招聘電子商務銷售人員為理由,吸收并培訓40多名年輕男女,冒充女性身份在婚戀網站上注冊賬號,并通過婚戀交友的方式實施詐騙活動。
根據晴晴供述,自己真名叫黃光(化名),自己與小孫聊天中,盡量不打電話不發語音,更不會視頻和見面。而電話中晴晴的“父母”竟然也是由該犯罪團伙中年齡較大的同伙假扮的的。如果是男業務員假扮女孩進行詐騙,需要語音時就讓女同伙幫忙。
據警方調查,該詐騙團伙招聘新人后,都要進行三四天的培訓,他們一般有3種詐騙手段:
一是引誘購買高檔禮物。銷售員通常先給被害人買禮物據辦案人介紹,這種禮物“通常都是虛高的低檔商品,如“晴晴”給小孫的男款情侶表標價3000元,實際價值僅僅幾十元”,目的是讓對方感到不好意思,要求給對方回贈禮物,隨后以購買情侶表、高檔皮包、喜歡進口高檔巧克力等理由,將公司自己的網店鏈接發給受害人,花言巧語誘騙受害人用高價購買物品送給自己。
二是利用兩人的戀愛關系,以家人生病、信用卡透支、被交警查車罰款等多種方式,要求被害人通過網絡轉賬給自己匯款。
三是投資理財詐騙。如果感覺對方不愿意給自己花錢,就想法設法,以高回報為誘餌,讓對方到公司自己開設的投資理財網站進行期貨投資,實際該期貨后臺由公司掌控,被害人一旦投入資金就會血本無歸。
據犯罪嫌疑人供述,他們公司規定,所有成員騙來的錢都要統一交到公司賬上,由公司統籌分配,所謂的銷售業務員每個月有2000元的基本公司,然后根據自己的“業績”按照10%至20%不等的比例進行提成。
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落實中。(線索提供人:曹淑紅)
對網戀男女見面,人們喜歡用“見光死”三字來形容,玉州區男子李某對年長自己15歲的女子阿櫻(化名)偏偏是“一見傾心”,只是這“甜蜜”背后,隱藏著李某不可告人的目的。
只是聽到了她聲音,就將她想象成美女,招架不住撒嬌給她匯錢。警方經過調查將涉案女子李瑤抓獲,她涉嫌盜竊和詐騙被刑事拘留。
2013年6月的一天,李某在社交軟件上找到小黃并向他借5000元錢,小黃毫不懷疑很快就將錢交給了同事劉某,由其代為轉交。
7月28日上午10時,記者在西安市高新醫院住院部四樓血液科腫瘤科病房見到了侯寶娟,身體孱弱的她蜷縮在病床上,經歷過8次化療,她幾乎掉光了頭發。
家住廣東農村的17歲女孩小麗(化名)可謂是遇人不淑,她在和男友分手后才發現自己懷孕,隨后在網上結識了比她大12歲的河南籍男子譚某并成為其女友,可譚某卻將她產下的男孩賣與他人,在拿到賣孩子的錢后,又將小麗攆走。
35歲的培訓學校老板李先生通過微信搖到自稱在美國留學的年輕女子梁某,李先生沉迷在網戀中不能自拔。
35歲的培訓學校老板李先生通過手機認識了自稱在美國留學的年輕女子梁某,李先生沉迷在網戀中不能自拔。2013年4月到2015年12月底,雖然兩人從未見面,李先生已陸續借給梁某230余萬元。昨天記者獲悉,梁某因涉嫌詐騙罪被朝陽警方刑拘。
深圳龍崗警方昨日通報表示,這名男性犯罪嫌疑人,通過微信虛構女子身份,以網戀名義詐騙作案,兩年時間騙得人民幣178萬元。
陜西咸陽一名男子,通過社交網絡虛構女子身份,以網戀名義與深圳男子阿戚交往,兩年時間騙得人民幣178萬元。29日,深圳龍崗警方公布這起令人咋舌的案件,涉案男子在陜西咸陽被抓捕歸案。
據豐臺檢察院承辦此案的檢察官介紹,2012年10月,張某與焦女士在婚戀交友網站上相識,張某自稱離異,在河南經營采礦廠。
幾天前,他發現妻子的車輛GPS信號在南京六合區消失,于是向六合警方報警稱妻子失蹤。
GPS定位系統被廣泛用于汽車上,有一定防盜作用,能為車主及時尋找到車輛,然而,一男子為防止妻子“網戀”,居然在妻子的車上安裝隱藏式GPS定位器。
外地一男子陸續給家住我市但未曾謀面的“女朋友”匯款近15萬元。直至2015年12月29日警方破案,男子才知道和自己談婚論嫁的“女友”,竟是個男人。張立交代,他在微信中用女性身份及虛假女性照片等資料,以處“對象”名義向王超索要財物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
核心提示:從2011年10月底到11月中旬,短短十多天時間里,小海一共給“女孩”匯了九萬多元錢,后來,“女孩”說自己生病了在住院,要求小海繼續匯款。
記者24日從云南省楚雄州中級人民法院獲悉,近日該院對備受關注的楚雄祿豐縣黑井鎮網戀滅門案作出一審判決,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李南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