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邱延波 文/圖)1月4日上午,鄭州的一名乘客搭乘出租車,不慎將裝有重要證件和數千元的錢包落在出租車上。當他急匆匆到派出所報警時,民警調取路面上的監控時,發現了出租車的行蹤,可由于霧霾原因,看不清出租車的車牌號。當他認為錢包也難以找回時,金水區一名巡防隊員聯系上了他,5日上午,錢包完璧歸趙。
出租車上丟錢包,霧霾擋了車牌號
1月4日早上,鄭州市民陳玉軍和朋友相約去二七路廣州酒家喝早茶的。朋友說帶有一瓶好酒讓品嘗,他就沒有開車,在鄭汴路與城東路口搭乘一輛出租車前往。駕駛員是一位的姐,四十多歲,上車發現,她幾乎對鄭州路況不太熟悉。原來,她老家是開封杞縣人,以前在老家開過車,到鄭州開出租車才第二天。到了廣州大酒店,陳玉軍從褲兜里拿出錢,支付了車費,出租車離開了。與朋友吃早點時,他才發現裝在上衣口袋里的長型錢包不見了,當時就懵了,因為錢包了裝有很多重要證件和票據。
陳玉軍記得錢包是裝在口袋里的,很有可能下車時因為袋口低滑落到出租車座位上了。由于下車時沒有索要出租車發票,也不知道是哪家出租車公司。他趕緊報警,金水路派出所治安三中隊民警很快趕到現場,可沒有查到監控。隨后,他又跑到商城路派出所報警,民警調取了路面上的監控,出租車是找到了了,可由于霧霾嚴重,看不清出租車車牌號。
于是,陳玉軍4日一天,都在忙著掛失銀行卡和補辦身份證,準備5日去車管所補辦駕駛證和行車證的。
微信群里發現招領啟事,巡防隊員幫忙找到失主
就在陳玉軍丟失錢包的4日下午17時,金水區巡防隊員李四信在一個微信群看到一條招領啟事,鄭州市出租車公司的哥李國崇稱,他的愛人徐霞上早班時,撿到一個男士錢包,里邊有失主的身份證、駕駛證、行車證、數千元現金以及近百萬的票據,想及時還給失主。
李四信立即與的哥取得聯系,約定5日上午查詢失主的聯系方式。5日早上8時30許,的哥給李四信發來圖片,得知失主為鄭州管城區圃田鄉的陳先生。通過警方查詢,得到了陳先生聯系方式,可撥打過去該號碼卻為停機狀態。李四信又通過票據上的公司名稱,輾轉一番聯系到了陳先生。
得知自己的錢包被好心的姐撿到妥善保管并積極尋找他時,陳玉軍大喜過望。經過巡防隊員電話溝通,雙方約定在英協路與福元路口見面歸還。
5日上午10時20許,陳玉軍如愿以償拿到丟失的錢包。陳玉軍先生是一家混凝土有限公司的部門經理,分管車隊營運,錢包里的票據是車輛繳款的憑證,十幾張銀行卡都是公司走賬匯款所用,非常重要。
“這些證件補辦起來非常麻煩,為了掛失銀行卡,我得先到轄區派出所辦理臨時身份證。昨天忙一整天,忙得焦頭爛額。幾千塊錢倒沒什么,關鍵是是這些證件,時時刻刻要用。我的手機屬于后付費,可以先用兩個月再繳費,可能到期了。今天早上停機一個多小時,后來我侄子給我充上話費,我手機才能正常使用。很感謝這位拾金不昧的好的姐,在我忙著找她時,她兩口子也在急著找我。”陳玉軍說。(線索提供:李四信)
“謝謝,真是太感謝你了!這錢是我住院準備交住院費的,丟了可就麻煩了!” 近日,鄭州市骨科醫院關節科II 10床家屬失主李軍嶺激動地對清潔工張艷芝說。
一男子在撿到掉落的手機后,失主索要卻抵賴說他撿到的就是自己的,想要回去就得給報酬,經過巡防隊員的耐心說服男子最終將手機歸還失主。
孫艷紅當時以為是紙錢,但田雨露堅持下車查看,母女倆下車走過去,“借著燈光查看,這筆錢共計1.46萬元”。
鄭州一粗心乘客將裝有兩部手機和千余員現金的包丟在公交車上,公交車長妥善保管,分文未丟。
從小家長和老師就教育我們拾金不昧,要學習雷鋒做好事不留名,為什么在這樣的教育之下還會有這么多人的道德在“淪喪”,為什么呢?
昨日下午4點,鄭州市火車站85路公交車站牌處人頭攢動,一輛85路公交車進站,大家開始擠著上車。
昨日下午4點,鄭州市火車站85路公交車站牌處人頭攢動,一輛85路公交車進站,大家開始擠著上車。
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要,小學生在面對這個問題時最純潔。10月17日中午,一小學生撿到一部智能手機后,在原地苦等失主一個小時。
無論拾金不昧者提不提酬謝,失主都應該主動作為,不能總是發一頂道德帽子給對方戴,認為拾得人分文不要才值得贊美。
無論拾金不昧者提不提酬謝,失主都應該主動作為,不能總是發一頂道德帽子給對方戴,認為拾得人分文不要才值得贊美。
當拾金不昧需要有償的時候就標志著道德正在淪陷,且可能被不法分子利用。
對于拾金不昧者,僅依賴于失主及拾物的“獎勵”,是遠遠不夠的。
撿到財物而上交,如今叫做拾金不昧,從前叫做路不拾遺。“國無盜賊,道不拾遺。”韓非子的觀點,代表了古人心目中的一種理想社會狀態。
對拾金不昧或可獲獎勵10%,不僅僅是對做好事人的認可,也是對大力倡導拾金不昧者提供了揚善機制。
“這套郵票是我們公司和銀行合作的貨品,如果找不到,公司對我的處罰特別嚴重,估計我都要失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