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五年出土文物1.36萬件
映象網訊(記者 崔冰心 文/圖)12月29日上午,《鄭州市文物事業“十二五”成果展》在鄭州市博物館開展。目前,鄭州發現各類遺跡9238處,出土文物1.36萬件,并有兩處文物古跡列入世界文化遺產。現場許多市民感嘆:“鄭州不愧為文化腹地。”
回顧展以精美的圖片展板,配以文字說明,設“各界關注篇、世界文化遺產篇、大遺址保護篇、古建筑維修篇、博物館事業篇、考古新發現篇、學術科研篇、社會認知篇、服務城鎮化建設篇、文物安全篇、十三五展望篇”共11個部分,展板103塊,充分展示了鄭州市文物系統“十二五”時期在文化遺產保護、服務社會等方面取得的成績。
“鄭州本身就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文化博大精深,但是沒想到有這么多遺址和文物,更沒想到這些遺址在世界上都出名。”看著一幅幅記錄著鄭州文物事業發展歷程的展板,市民王先生激動不已。
據鄭州市文物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十二五”期間,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大運河通濟渠鄭州段”相繼成為世界文化遺產,鄭州商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鄭韓故城國家考古遺址公園保護展示成果已初步顯現,發現各類遺跡近萬處、出土文物1.36萬件,全市博物館、紀念館累計接待觀眾1000余萬人次。
在下一個五年計劃里,鄭州市文物局將努力做好兩處世界遺產的監測預警和管理體系建設,基本完成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8處11項遺產點數字化建檔、展示;積極開展鄭州地區古代遺址考古調查與勘探工作。
此外,鄭州還將形成市、縣國有博物館、行業博物館、民營博物館共同發展的博物館體系,推動智慧博物館、數字博物館建設。
海昏侯墓922件文物亮相南昌 成排金器搶眼
9月12日,映象網記者從河南省文物局獲悉,為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和全國文物工作會議精神,河南省政府近日研究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全面總結經驗,堅持問題導向,提出4點意見,強力推進河南文物工作。
吳麗說,當年是公安機關暫存的,希望公安機關出具相應的文字便條或派人帶著一起去上述兩家單位看看,李浩予以拒絕。
據三星堆博物館官方微博消息,近日,四川廣漢三星堆博物館的工作人員曬出一個出土的漢代馬頭文物,表情呆萌可愛。
去年故宮博物院90周年院慶時,壽康宮、東華門城樓、午門-雁翅樓等新開放區域,讓觀眾能夠游覽65%的紫禁城。象征著富貴的牡丹也為唐朝之后的皇室所喜愛,故宮博物院內藏有大量牡丹造型的文物,此次有186件(套)牡丹題材文物,同時在齋宮和延禧宮展出。
星辰在線3月3日訊寧鄉農民熊尚豐和肖愛民在挖溝取土時發現兩件文物,他在將文物妥善保管后第一時間通知了文物部門。
“清朝文物竟當切菜案板用,張必祿知道后肯定會氣哭!”近日,達州多位微信公眾號紛紛發布消息,說清朝道光年間的“三省”提督張必祿所贈與萬源村民的一塊牌匾,現在被當地農戶用作切菜案板。
近日記者在佛山市祖廟博物館看到,不少游客往神龜池中及銅像身上、手臂上擲幣,面值從一角到十元不等的人民幣,多尊銅像四周錢幣堆積成山。
以展示中國秦漢時期以及塞浦路斯羅馬帝國時期社會風貌的《中塞文化對話展》近日在塞浦路斯利馬索爾考古博物館精彩亮相,并持續展出的今年12月14日。
據央視消息,日前,南京明孝陵神道中段有一石象的鼻子上方遭人刻名涂鴉,“黃友坤”清淅可見,大象身上另還有多處涂鴉。明石象路神道有600多年歷史,是南京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歷史園林景觀。
據央視消息,日前,南京明孝陵神道中段有一石象的鼻子上方遭人刻名涂鴉,“黃友坤”清淅可見,大象身上另還有多處涂鴉。明石象路神道有600多年歷史,是南京唯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的歷史園林景觀。
近日,經過中法兩國政府的友好合作和相關人士的積極努力,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時期秦國金飾片回歸祖國。據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介紹,上世紀90年代初,甘肅禮縣大堡子山秦國早期墓葬遭到大規模盜掘。
近日,流失境外20余年的32件春秋時期秦國金飾片回歸祖國。
昨晚,鄭州,當很多人早早進入夢鄉的時候,河南博物院主展館卻燈火通明,正在進行一場規模浩大的文物搬遷。
圖為731陳列館新征集的文物(7月11日攝)。7月12日,記者從侵華日軍第七三一部隊罪證陳列館獲悉,該館2014年至今共征集侵華日軍細菌部隊罪證文物4589件,全館文物及展品達到14200件。專家表示,新征集上來的文物,為揭露侵華日軍進行細菌武器研究、發動細菌戰爭再添新證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