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 獨家 > 正文

                我在鄭州挺好的⑤:賣面條20年 未曾想過離開

                2015年12月08日11:52  來源:映象網

                5034

                  編者按:鄭州像許許多多的城市一樣,會有擁堵,會有霧霾,會有城市化進程中各種各樣的問題……甚至,她看起來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么高大上,但是,她卻是一座值得愛的城市。

                  數十年來,她一直在成長,人口從幾十萬到近千萬。為了讓人們居有定所,她只有不斷壯大自己,不斷新建和擴建城市道路,去調整經濟結構,這幾乎是刮骨之痛。

                  這就是鄭州,一座比任何城市都努力的城市,一座一直希望你我都幸福的城市。

                  為此,映象網重磅推出《我在鄭州挺好的》系列專題報道,記錄時代變遷下的鄭州市民生活,記錄這座城市的發展脈搏。本篇為第五篇。

                洋樓林立的張莊社區

                洋樓林立的張莊社區

                    我在鄭州挺好的⑤:從茅草房到小康村

                  映象網訊(記者 駱瓊 實習生 劉紫君)而今洋樓林立的張莊社區,再也不是當年那個不起眼的小村莊,更讓人難以相信,幾十年前,這里還是一片土丘和草房。

                  因為逃荒 汝南的媳婦嫁到了張莊

                  “我那個時候因為一口飯食嫁給了他,現在想想也有56年了。從毛草房到土坯房再到小洋樓,一步步變好,也沒什么可盼的了。”

                  眼前的頭發花白的婆婆姓陳,汝南人,今年已經81了,在張莊她待了50多年。在這里,她見證了張莊從一個普普通通的小村子慢慢發展成為規劃有序、設備完善的花園式社區。

                  1959年,老家汝南鬧起了饑荒,為了減輕家里負擔,陳婆婆在兄長的介紹下認識王爺爺。也就是因為這一眼,兩個年輕人就走到了一起。

                  “那時候也就見了兩次面,當時感覺他人挺好的,就答應了。”在懷揣著對未來的無限遐想,陳婆婆坐上了開往鄭州的汽車。

                  由于王爺爺家里經濟條件也不是很好,在沒有任何彩禮的情況下,兩人便在兩間草房里開始了屬于他們的生活。

                  “那時候張莊還是一個小村子,這里都是土丘,上面都是村里人蓋的草房或土坯房。剩下的就是地,里面有稻子和蘋果樹。”陳婆婆一邊回憶著一邊指著不遠處說。

                  生活慢慢安定了下來了,王爺爺繼續在村子北邊的園林場里開車,而陳婆婆在隊里的食堂幫忙做飯。“不管怎么說,終于餓不著了,也開始有了一些積蓄。”

                  洋樓花園社區 夢都沒恁好

                  就這樣平平淡淡,一年又一年,他們有了自己的孩子,兩個男孩、三個女孩。而原來的兩間草房也變成了樓房。同時,鄭州城區也在不斷擴大,原來的張莊也成為了一個都市村莊。

                  由于沒有了耕地,張莊村便開始大力發展建材批發、倉儲、房屋租賃等產業,建設了建材大世界、板材市場、燈具城等幾家專業批發市場。也就是這樣,張莊村成為鄭州市首批有名的小康村。

                  張莊村富起來了,但是村莊里原有的臟亂差等各種問題卻沒有改觀。針對這種情況,村里在全省率先實施高起點、高標準、自愿報名、滾動發展的都市村莊改造計劃中,結合附近幾個專業批發市場,把張莊村建設成了花園別墅式的商貿新村。

                  說干就干,200多棟融中西風格為一體的六層別墅分布錯落有序,小區內南北道路寬9米,東西道路寬19米,中心廣場芳草如茵,醫、潔、保配套設施一應俱全。

                  “村里每戶一棟六層樓,樓上水、電、氣都有、那個門鈴還能看見人影。”說起這一切,陳婆婆仿佛又回到了入住新房的那一天。

                  為了房屋改造,村委會為每個建房戶補助5萬元,并將所有建筑用水電費全免,對部分資金暫時困難的建房戶,由村委會出面為其提供10萬元的貸款擔保。

                  “80多歲的人了,我是滿足了——做夢也沒想過有今天啊,每天就是和老頭打打牌、打打麻將,挺好的、挺好的。”陳婆婆在離別時一連說了好幾個挺好的。

                  重慶人在張莊賣了20年的面條

                  “自從來到張莊就一直賣面條,門店也搬了有三四次,但都一直沒有離開過這里。”與陳婆婆一樣,來自重慶的老聶也是一個“外來戶”。

                  老聶今年50歲,老家在重慶一個盛行做面條的小鎮里。1996年,聽從了老鄉的建議,他和妻子來到鄭州張莊,租了個門面開始賣面條,到現在已經有近20年了。

                  “好滴撒,還是五塊錢刀削面,分兩份裝”“要得,細的薄的面條”……中午11點多,在張莊東北角的菜市場南門口,老聶又像往常一樣忙碌了起來。透過玻璃窗,面對那些熟悉的老主顧,他甚至不問就知道他們要買多少面條。

                  從一天幾百斤面條到幾千,老聶的生意有好有壞,但這近20年時間里,無論生意有多差,他都未曾有過要離開張莊的念頭。

                  “我剛來到這里的時候,還都沒有這種小洋樓,著周邊都是小土樓。”老聶說,隨著張莊的發展壯大,他的面條店也跟著村里面搬了好幾次。

                  在交談中,老聶提到的最多的一個詞就是“知足”,除去門面房的租金和房租3000元外,每段時間他都要給家里面寄一些錢回去,算是對家里的老人和孩子的補償吧。

                  每年老聶都要帶著妻子回老家,多則半月少則一周,老聶夫婦都會趁著春節在家多陪陪老人和孩子。老聶說:“每次回老家,都會給家里人講鄭州這里發展的怎么樣,就是希望我的老家和這個地方都能好好的。”

                文章關鍵詞:我在鄭州挺好的;茅草房;小康村 責編:謝瑜瑤
                5034

                相關閱讀 換一換

                • 新聞
                • 財經
                • 汽車
                • 體育
                • 娛樂
                • 健康
                • 科技

                慢新聞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省招辦辟謠!網傳“河南50萬考生無大學可上”數據錯誤百出 為不實消息

                推薦視頻

                高考前"最后一課":我的故事都是關于你

                i新聞

                新聞推薦

                網站簡介 | 版權聲明 | 廣告服務 | 聯系方式 | 網站地圖

                Copyright © 2012 hnr.cn Corporation,All Rights Reserved

                映象網絡 版權所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免费人成在线观看视频播放| 欧美日韩亚洲区久久综合| 岛国大片免费在线观看| 免费视频成人片在线观看| eeuss影院130020部| 最近中文国语字幕在线播放| 国产午夜久久精品| 两个人看的www免费| 欧美一级中文字幕| 可以看污视频的网站| 青青草原1769久久免费播放| 小小的日本三电影免费观看| 亚洲AV色香蕉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成人女人a毛片在线看| 人妻18毛片a级毛片免费看| 1卡2卡三卡4卡国产| 手机在线看片不卡中文字幕| 伊人久久影院大香线蕉| 黄a大片av永久免费| 大桥久未无码吹潮在线观看| 乱亲玉米地初尝云雨| 男人扒开双腿女人爽视频免费| 国产精品无码无在线观看 | 自拍欧美在线综合另类| 大桥未久恸哭の女教师| 丰满少妇被猛烈进入无码| 欧美性生恔XXXXXDDDD| 国产三香港三韩国三级不卡 | 欧美视频在线免费看| 国产情侣91在线播放| 97人人添人澡人人爽超碰| 无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色偷偷偷综合网| 精品久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在线综合 亚洲 欧美中文字幕| 久久躁狠狠躁夜夜av| 洗澡与老太风流69小说|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传媒| 97久久天天综合色天天综合色 | 日韩卡一卡2卡3卡4| 免费看黄视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