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鄭州中院出具的案件受理通知書。
2/9 千年古村7處不可移動文物僅剩王氏家廟和馬固大廟兩處。
3/9 千年古村7處不可移動文物僅剩王氏家廟和馬固大廟兩處。
4/9 千年古村7處不可移動文物僅剩王氏家廟和馬固大廟兩處。
5/9 千年古村7處不可移動文物僅剩王氏家廟和馬固大廟兩處。
6/9 千年古村7處不可移動文物僅剩王氏家廟和馬固大廟兩處。
7/9 千年古村7處不可移動文物僅剩王氏家廟和馬固大廟兩處。
映象網訊(記者 邱延波 文/圖)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馬固村,是一個有上千年歷史的古村落,有眾多精美的古代建筑,文物遺存豐富。河南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中,馬固村有7處。馬固村被譽為“中原第一文物古村落”。然而,“中原第一古村落”如今卻被拆得蕩然無存,7處文物僅剩2處文物。為了保護中原第一文物古村落,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對上街區政府等4家單位提起民事訴訟。據悉,這是我國首個人文遺跡(文物)保護的公益訴訟立案,也是河南第一起環境公益訴訟案件。10月16日,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已正式受理此案。
千年古村被拆,7處文物僅剩2處
2015年3月23日,鄭州文物保護志愿者彭保紅發出一條“十萬火急”的微博,三朝樞密、大宋世家,千年古村、鄭州名村上街區峽窩鎮馬固村一片廢墟,列入河南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名錄鄭州卷的7處不可移動文物,現在僅剩兩處,其中一處隨時有可能被拆掉,在全國重視文物保護的今天,上街區還如此對待文物?
馬固村自宋初王氏二世祖士安定居至今,已有一千余年歷史,有著深厚的文化積淀和豐富的精神財富。珍貴的書畫藝術,精美的古代建筑,蘊含著哲學思想的宗教文化、祭祀文化、神文化,風格紛呈的民間藝術,遠近聞名的武術,門類齊全的醫學等。在大宋王朝,馬固王氏先祖幾代都為柱國重臣,曾創造“三朝樞密”“九子進士”之輝煌。
3月25日,映象網記者曾前往馬固村,整個馬固村已不見蹤影,空留王氏家廟和馬固大廟兩處建筑。
當地官員曾稱:不知道是文物
河南媒體《東方今報》首先對馬固村的情況進行報道,引起全國媒體關注。
上街區政府相關人員在接受《法制晚報》采訪時,針對記者“不可移動文物為什么被拆遷?”的問題,一名官員稱:“政府在組織拆遷的時候不知道是文物,也沒有人告知是文物,直到拆掉了之后,農戶才說是文物。”此話曾引來全國一片笑聲,因為河南省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名錄鄭州卷的7處不可移動文物名錄就張貼在馬固村馬固大廟的墻上。連老百姓都知道是文物,作為職能部門怎可能不知道?
公益組織提起訴訟,要求區政府等單位向全國人民道歉
媒體報道后,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決定保護馬固村的文物,保護馬固村的文化和歷史。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向四家單位提起訴訟:1、上街區峽窩鎮馬固村村委會;2、上街區人民政府;3、上街區峽窩鎮人民政府;4、上街區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文物局并在其中)。
起訴書中寫道:原馬固村(古村已經被拆了,所以只能用原馬固村了)是河南省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的一個千年古村,一直享有“中原第一文物古村落”美譽,可以查證的建村歷史開始于宋代初期王世安定居此地。已經消失的馬固村有著厚重的歷史文化積淀,2006年十月在此地出土的兩只完整的唐青花塔式罐是國家一級文物,據說也是我國最早的、工藝最復雜的、最精湛的、器形最大的、有明確出土單位的唐代青花瓷,它們的出土將中國青花瓷的起源向前推進了八百年至一千年。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時,該村有七處不可移動文物名列其中。
2015年4月媒體報道馬固村的五處文物已經被毀壞了,只剩余兩處,其中的關帝廟也要馬上拆掉。原告得知信息后馬上開始查證毀壞文物的有關情況,并派人赴馬固村現場調查。經調查得知,鄭州上街區峽窩鎮馬固村的五處不可移動文物:王德魁故居、張連偉民居、王洪順民居、王廣林故居、馬固村教堂已經被拆除,現場只剩一片瓦礫狼藉。據了解,此次上街區對馬固村進行整體搬遷,是為了讓位于一個名為“智能電器產業園”的項目,直接拆遷人是馬固村村委會。按照上街區總體規劃,馬固村整體規劃為智能電器產業園,城區主干道許昌路等多條道路將從此處通過。截至目前,原告沒有發現上街區政府和文物保護部門對這起嚴重破壞文物事件采取任何處理措施。
文物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毀壞文物就是在毀壞我們傳統文明之根脈。文化資源是屬于全體居民所享有的資源,毀壞文物使文化資源滅失,直接損害了社會公共利益。
訴訟請求為:依法判令四被告在國家級媒體上為馬固村文物毀壞事件向全國人民道歉;2、依法判令被告(2)、(3)、(4)重新規劃原馬固村地區,對王氏宗祠和關帝廟兩處不可移動文物原地保護,對已拆除的王德魁故居、張連偉民居、王洪順民居、王廣林故居、馬固村教堂采取遺址保護措施;3、依法判令被告在馬固村建立文物博物館,在博物館內復建已經拆除的五處不可移動文物;4、依法判決被告承擔原告為本次訴訟而支出的差旅費、調查費、案件受理費和必須支出的律師費等一切必要的費用。
上街區:還不知道情況
據了解,此次訴訟是我國首個人文遺跡(文物)保護的公益訴訟立案。10月15日下午,鄭州中院致電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決定受理我會提起的保護馬固不可移動文物公益訴訟案。10月16日,鄭州中院出具立案受理通知書。這是河南第一起環境公益訴訟案件,亦是國內首個人文遺跡(文物)保護的公益訴訟,也是我國司法第一次將人文遺跡(文物)保護納入環境公益訴訟范圍的首起案件。
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公益部部長王文勇說,鄭州中院受理此案,對推進我國人文遺跡(文物)保護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10月16日下午15時許,記者聯系上街區委宣傳部,一名工作人員稱對于因保護文物不力而被起訴一事尚不知情,區里將盡快了解情況。
“保護文物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這是落實習總書記重要指示的迫切要求,也是新時期文物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傳承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時代要求。
習近平指出,近年來,我國文物事業取得很大發展,文物保護、管理和利用水平不斷提高。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對文物工作作出重要指示。
近日,河南省政府公布,河南省第七批文物保護單位名單,共有329處,其中,位于鄭州的有33處。
1994年就來到臨潁一高的老教師王志根回憶說,會館西側當時是學校的印刷室,大殿是學校的會議室和辦公室,東側是學校財務室,后面的四合院是老師的宿舍。
盡管法院才正式受理此案,民間環保組織能否勝訴還是未知之數,但不少人尤其是民間環保人士,已經將此次法院立案受理界定為推進我國人文遺跡(文物)保護的里程碑。
國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長劉銘威透露,全國各級專兼職文物行政執法人員不足萬人,平均每人負責管理近百處不可移動文物。2010和2011年,公安部和國家文物局連續兩年在全國部署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共偵破文物案件109起,抓獲犯罪嫌疑人1849人,追繳文物7000余件(套)。
近日,在公安部直接組織指揮下,遼寧公安機關會同河北、內蒙古、山西等6省區公安機關同步開展集中行動,一舉破獲公安部督辦的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打掉盜掘犯罪團伙10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75名,追回涉案文物1168件,收繳一大批作案車輛、手機、銀行卡。
在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有一個千年歷史的古村落——馬固村。3月25日,記者在現場發現,整個馬固村已不見蹤影,空留王氏家廟和馬固大廟兩處建筑。60多歲的村民王海生帶領記者走進王氏家廟,門樓正中的匾額書曰“三朝樞密”,表明馬固王氏的祖先曾三代在樞密院掌職。
近年來,宜興民間盛行修訂家譜、修建祠堂,尤其是很多名人之后熱衷于搜集整理家族歷史,以期將祖先的精神發揚光大。對于這樣一位歷史名人,他留下的楠木廳本該充分開發利用,但吳陸康等吳氏后人表示,祖先留下的這棟建筑一直沒有得到妥善使用。
位于哈爾濱的巴拉斯旅館舊址近日遭違法施工,這處不可移動文物內部結構被破壞。巴拉斯旅館舊址建于1930年,折衷主義建筑風格,最早作為旅館使用,是哈爾濱保存下來的老建筑的一部分。
文物部門資料顯示,目前除新發現的該段老城墻,漢中城區還有一段發現較早的土結構老城墻,但破壞嚴重,2000年用新磚重新修葺。據左湯泉介紹,抗戰時期,日軍戰機轟炸漢中,當地開挖城墻數個缺口,以便民眾及時疏散躲避轟炸,1949年后,城墻陸續在城市擴建中拆除。
泗水是泗河的發源地,古代居民大多沿河居住,所以留下了大量的遺址、古墓群,全縣登記在冊的文物約有470余處,相比之下,文物保護力量則顯得很薄弱。
在紫禁城一片紅墻黃瓦之中,三座磚木結構的西洋小樓顯得獨樹一幟,這正是當年北洋政府為存放23萬件珍貴文物在咸安宮舊址上建造的庫房——寶蘊樓。今天上午,故宮博物院舉行文物保護綜合業務用房工程啟動及故宮寶蘊樓修繕保護工程開工儀式。
2013年國際文物保育研討會29日在香港大學開幕,文化部副部長、國家文物局局長勵小捷在致辭時表示,中國在建筑遺產保護上仍存在不夠與不當的問題,解決時要遵循保護與利用有機結合、突出建筑遺產公益屬性及尊重多樣性等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