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王寬)9月16日,河南省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對外發布了《8月份受理消費者咨詢、投訴、舉報統計分析報告》,全省工商系統各級12315工作機構共受理消費者投訴5074件,涉及爭議金額32.18萬元,挽回經濟損失金額106.01萬元。
根據《報告》,2015年8月份,商品消費類投訴共3169件,占投訴總量的62.46%。其中,涉及交通工具的631件,占商品類投訴量的19.91%;涉及日用百貨的624件,占商品類投訴量的19.69%;涉及通訊器材的427件,占商品類投訴量的13.47%。
服務消費類投訴1905件,占投訴總量的37.54%。其中,涉及居民服務的305件,占服務類投訴量的16.01%;涉及電信服務的218件,占服務類投訴量的11.44%;涉及修理維護服務的206件,占服務類投訴量的10.81%。
2015年8月份投訴熱點分別為交通工具、家用電器、修理維護服務等。
交通工具的投訴量居高不下,問題主要集中在:消費者購買汽車商家不隨車交付車輛合格證;由于夏季溫度較高,電動車電瓶易出現故障,消費者聯系售后,商家只同意為其更換可正常使用的舊電瓶,消費者不能接受;電動汽車越來越多出現在消費市場,經銷商向消費者介紹時多夸大其性能,但實際使用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售后服務還不夠完善。
家用電器的主要問題主要表現為:質量問題突出。有的廠家以精美、個性化的外觀設計來搶占市場,忽視了產品內在質量和產品可靠性的把關,造成故障頻繁;經營者不履行法定義務,“三包”有效期出現故障,經營者往往歸咎于消費者使用不當不予免費修理,有的維修商故意不如實填寫或少寫維修記錄,以此逃避“經修理兩次仍不能正常使用需要更換新機”的規定;贈送的商品質量低劣、商家借故推脫“三包”責任。
修理維護服務主要有: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沒有索要購物憑證,一些經營者故意拖延或不履行修理義務、三包服務及對經營者的承諾服務不兌現;商品維修后沒有及時填寫維修記錄;修理前費用不明示,修理后亂要價。
河南省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提醒,消費者在消費過程中遇到問題,可撥打12315消費維權熱線進行咨詢、投訴、舉報,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全省工商系統各級12315工作機構共受理消費者投訴5074件。
買汽車送旅游、送珠寶、送手機、送裝潢、送承諾……這是春節期間各大汽車銷售商紛紛拋出的促銷誘餌,不少消費者也在這個時候紛紛出手訂車想撈點實惠,然而事實并非如此
記者昨日從河南省商務廳獲悉,上月,正值節日消費旺季,各類市場非常活躍,河南省各地12312商務熱線接收舉報投訴249起,主要集中在酒類管理、成品油管理、食品安全、單用途預付卡管理、對外勞務合作等領域。
張先生在某電商平臺買到的手機及發票等相關單據,經該手機品牌售后人員檢測,這部手機為山寨機
春節期間(除夕至正月初六),市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共收到消費者來電、短信、留言等124個,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6%。其中,受理消費者投訴22件、舉報10件、提供咨詢92件。
商品類投訴145件,食品、家用電器、通訊產品、計算機和服裝鞋帽,分別位居商品類投訴的前五位。
統計顯示,全國工商、市場監管部門共受理和依法處理消費者投訴舉報和咨詢35870件,同比增長0.4%。
“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將至,中國消費者協會法律與理論研究部主任陳劍近日接受了記者的訪問。陳劍主任認為存在法律空白的領域包括:預付式消費問題層出不窮、企業破產后消費者權益保護不力、消費者隱私權保護受到挑戰、網絡消費保護不足、消費者陷入舉證難困境和消費者維權成本高等。
在201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的1038件白酒投訴中,每5件投訴就有1件涉及假冒問題,遠高于對其他類別商品假冒問題投訴的比例。2012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兒童用品投訴4038件,同比略有增長,其中涉及質量問題的投訴就占到了69.8%。
服裝縮水、褪色開線、起球、破損,鞋子開膠斷裂、飾物脫落、掉皮脫漆等日用百貨申訴,煙酒飲料食品類申訴,汽車、摩托車、自行車及電動自行車等家用機械類申訴也較為集中。
包廂設最低消費、收取餐具消毒費、禁止自帶酒水……多年來,餐飲業堅守多條“霸王條款”,飽受詬病。去年11月1日,商務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餐飲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其中明令禁止餐飲經營者設最低消費。
多年來,餐飲業堅守多條“霸王條款”,飽受詬病。
包廂設最低消費、收取餐具消毒費、禁止自帶酒水……多年來,餐飲業堅守多條“霸王條款”,飽受詬病。去年11月1日,商務部和國家發改委聯合發布《餐飲業經營管理辦法(試行)》,其中明令禁止餐飲經營者設最低消費。
今年雙十—,天貓一天銷售額突破571億元,再創購物日成交紀錄。消費者孫女士來電投訴,天貓商城某商家稱雙“十一”當天0點到3點之間成交金額最大的11個訂單,將贈送蘋果6手機一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