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蔣宇飛 實習生 王藝楓)“美麗鄉村、美好鄉風、美滿家庭、美善人生”,是廣大地區新農村建設的共同理想和目標,新鄉市已逐步將這些理想變成了現實。
近年來,新鄉市圍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農村深入開展“四美鄉村”建設,取得良好成效。目前,全市共投入活動資金9500萬元,建成“四美”示范鄉鎮50個、示范村500個,廣大農村呈現出村容整潔環境美、鄉風文明身心美、家庭和諧生活美、農民追求人生美的“四美”新風。
清潔家園在行動,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農村的環境問題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即街道垃圾和“以路設市、占道為集”的混亂狀況。
針對這兩個問題,縣鄉村三級部門聯動,圍繞道路、街道、門店等保潔美化,每年開展兩次“凈化鄉村環境、硬化農村道路、美化村莊面貌”的集中整治活動,每500人配備一名保潔員,每村建一個垃圾堆放點,每個鄉鎮建一個垃圾填埋場。并加大對占路經營、亂搭亂建等整治力度,規范廟會、集市秩序。
就拿延津縣小潭鄉王魏莊村來說,創建“美麗鄉村”的兩年以來,村里13條街道全部硬化,并安上了路燈,村容村貌更加整潔美觀。
傳播美好文明鄉風,提升農民素質及精神品味
把村周圍的圍墻設計成道德墻,上面展示著一幅幅孩子們的繪畫作品:《我為奶奶洗洗腳》、《我扶盲人過馬路》、《愛護花草,從我做起》……
裴寨村就這樣注重點滴養成,建立日常化宣傳陣地來圖文并茂地進行農村精神文明建設。
“給村民們講大道理是取不得好效果的,道德文化墻的建立,既生動有趣也能寓教于樂。”裴寨村村委會主任裴春亮介紹。
除了滲透到生活點滴中的道德教育外,倡導勤儉節約、拓展鄉土味群眾文化也是新鄉“四美鄉村”建設的重要內容。
婚喪嫁娶大操大辦、人情來往互相攀比是農民最頭疼、最渴望政府幫助解決的問題之一。為了杜絕鋪張浪費、盲目攀比的不良風氣,全市農村已成立紅白理事會2800多個。每當辦理紅白喜事時,將嚴格按照大家指定的章程辦事,控制飯菜數量和參加人數,勤儉節約、文明操辦的觀念已逐漸深入人心。
有了文明的觀念,也當有豐富的文化生活。各村在建設完善鄉村文化站、文化大院、鄉村學校少年宮等基礎上,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在傳統節日和廟會上組織文化演出。目前已有123個鄉鎮、村成立了書法協會、攝影協會、戲曲協會等群眾藝術團體,極大地豐富了廣大農民的文化生活。
爭當最美家庭,促家庭和諧鄰里友好
家庭的和睦、鄰里的友好對整個村的精神風貌有極大的影響。全市各村相繼開展“最美家庭”和好兒媳、好公婆、好鄰居等系列評選活動,在互評互議、互比互學、互相監督中提高文明素質。縣鄉兩級還定期舉辦“鄰里節”等活動,鄉鄰互幫互助在農村蔚然成風。
針對空巢老人、留守兒童、困難戶、五保戶等弱勢群體,組織開展“鄰里守望 情暖鄉村”志愿服務活動,實行“親幫親、戶幫戶、鄰幫鄰”結對幫扶,為弱勢群體送去關愛和溫暖。如今全市共結成幫扶對子4500多對,幫助辦實事、好事1萬余件。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