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蔣宇飛)國際航空物流中心、以航空經濟為引領的現代產業基地、內陸地區對外開放的重要門戶、現代航空都市、中原經濟區核心增長極……這是國家給予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的戰略定位。
獲批一年多來,鄭州航空港區智能手機年出貨量近1億部,占全球供貨量的八分之一,全區生產總值增長32.4%,年貨郵運輸量增速為全國平均增速的15倍,位居中部六省之首,已成為全國最具活力的發展區域之一。
打造全球最大智能手機基地
5月5日,來自深圳的268家手機生產及配套骨干企業的高管在歡聲笑語中到鄭州航空港區考察,他們此行的目的,是要與鄭州航空港區智能終端(手機)產業進行對接。
吸引他們的,自然是鄭州航空港區良好的區位條件和政策支持。深圳市硅乾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浩雄說:“鄭州航空港區已經列入國家發展戰略,這里的區位交通、人力資源優勢等,這些都是吸引大家的因素。”
一個成功的先例增添了他們此行的信心。
2010年8月2日,富士康科技集團富泰華精密電子(鄭州)有限公司第一條生產線宣布在鄭州開工生產,新生產線上生產的是一款蘋果手機。
不到3年時間,富士康智能手機的生產量已經達到了1億部,占世界智能手機的百分之十三左右。富士康的工作人員介紹,世界每七個人當中就有一個人用的是鄭州生產的智能機。
結果,當天就有20多家企業簽約,累計投資額接近200億元。
手機的故事并沒有講完,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委會主任張延明表示,目前鄭州航空港區已有手機制造企業16家,預計今年實驗區手機產量可以達到1.5億部,將真正成為全球最為重要的手機生產基地。
航空物流貨豐達四海
速度制勝的新經濟時代,河南不沿邊,不靠海線,航空運輸成為區域經濟融入全球經濟的最佳通道。
在鄭州新鄭國際機場二期工程現場,國內最大的城建轉換梁正在施工,中建三局鄭州機場二期項目部黨委書記王淑琴說,這里將要建設的T2航站樓面積為31萬平方米,是現有航站樓面積的2倍多。
據省統計局數據顯示,2013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1314萬人次,同比增長12.6%;貨郵運輸量25.6萬噸,同比增長69.1%,增速位居全國大型機場第一位,總量穩居中部地區首位。
“在二期工程完全建成以后,可滿足旅客吞吐量2900萬人次、飛機起降量23.6萬架次、貨郵吞吐量可以解決50萬噸。”她說,這將使鄭州機場成為集公路、鐵路與航空多種運輸方式為一體的現代綜合交通樞。
對于鄭州航空港區的未來,航空港區管委會提出,將建立河南電子商務全球供應鏈服務體系,打造千億元交易額全球電商供應網智能管理樞紐。
為達到這個目標,港區將依托機場完善的航線網絡和綜合保稅區的保稅功能,以菜鳥智能骨干網為龍頭,抓好阿里巴巴E貿易商品集散中心、富士康電子商務平臺、順豐電商產業園等重點項目建設,構建國際物流分撥配送系統,吸引國內外電商、物流商集聚,構建電子商務“大物流”系統。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