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南樂天)今年67歲的徐德全,有好幾個身份:他是農民,地里家里的農活樣樣在行;是企業家,掌控著十幾家村辦集體企業,讓3600多個農民在此成了工人;是招商引資的高手,為村子拉來4家全國500強企業共同創業發展......
他更是臨潁縣杜曲鎮北徐莊村黨委書記,37年來踐行為人民服務的諾言,把曾經貧窮落后的北徐莊村,打造成如今的全國文明村、國家級生態村、全國美麗鄉村。
北徐莊村有3000口人,2400多畝耕地,1977年以前是全縣最窮的村莊,8年換了6任支部書記,村里始終不能穩定下來。
1977年,徐德全被村民推選為北徐莊村的黨支部書記,他首先從群眾最需要的問題著手,帶領全體村民建井房,挖溝渠,修橋涵,經過兩個月的建設,使北徐莊村全村土地實現了田成方、林成網、路相通、渠相連,農業生產連續多年穩定高產。1994年率先被省政府命名為河南省農業綜合開發示范村。
徐德全剛上任時,村里生產隊實行的是掙工分,一位壯勞力一天掙十二個工分,折合人民幣4毛8。為改變村民的生存狀態,徐德全經過考察,組織成立了北徐莊村第一個村辦集體企業潁河壁毯廠,投產當年實現利潤7萬元。到1990年,潁河壁毯廠產值達到790萬元,獲利83萬元。在此基礎上,北徐莊人又相繼辦起了養牛場、磚瓦廠、水泥預制場、造紙廠等企業。
“老徐是個風風火火干事業的人,眼里有工作,心里有群眾,嘴里有幽默,身上有本事”。徐德全的老領導曾評價他。
1994年徐德全經過考察論證,看準了面粉加工市場,決定上馬一座日產150噸的面粉加工廠。將家里幾十棵成材的桐樹伐掉,無償貢獻給面粉廠工地做殼子板;第二年,日產150噸的現代化面粉廠順利投產,當年實現盈利,北徐的企業總產值突破億元大關。
如今,北徐莊村每人每年可從村里領取300斤面粉400元菜金,逢年過節村里還要發放魚、肉、蛋等副食品。村里建有文化廣場,文化科技大院,打了3眼1500米深的地熱井,3眼300米深的涼水井,建起了260多所別墅式村民住宅樓,10棟多層住宅樓,10棟12層帶電梯的村民住宅樓成為配套齊全的新型農村社區。
從21歲時做生產大隊隊長,徐德全在最基層做了大半輩子的村官。沒讀過幾天書,自稱畢業于“中國農業大學”的大老徐常說:“要知道廣大群眾特別是基層三農在想什么?盼什么?要什么?群眾信任你、抬舉你,選你當村干部,你就要對老少爺們的幸福負責,要抓經濟、拼發展,讓大家過上體面日子。”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