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鄭州地鐵設備部各工種的同事們每晚在夜深人靜時的隧道里堅守著自己的崗位。
設施設備部通號室信號專業工程師正帶領著同事們進行軌道信號轉轍機零件更換。
映象網訊(記者 阮海峰/文 段晉哲/圖)新春佳節相信不少人都在琢磨著如何度過一個美好的假期,有的人已經踏上外出旅游的列車,但是鄭州地鐵的隧道巡檢仍在每天工作,守護著我們共同的回家路。更為特殊的是他們的工作只能在地鐵運營結束之后進行,通常從午夜十二點開始。
正月初二晚上,記者跟隨他們的腳步,走進那些晝伏夜出的鄭州地鐵隧道巡檢人的工作與生活。
卞志強是一名鄭州地鐵設施設備部供電室的接觸網專業工程師。晚上11點30分,此時碧沙崗站已經結束了一天的運營,白天人聲鼎沸、人潮如織的地鐵站此刻徹底安靜了下來,卞志強在向地鐵控制中心行車調度確認好今天的作業任務后,穿上了反光衣,戴上了安全帽和同事們帶上工具,下到碧沙崗站-桐柏路站隧道區間,開始今晚的檢修。
卞志強和同事們今晚的工作主要是巡視作業,這只是接觸網專業工作中的一小部分,主要是觀察接觸網設備是否有異常現象,有無異物侵入限界,障礙受電弓運行,各零部件有無燒傷和損壞,絕緣部件有無燒傷和損壞,回流接續線是否良好,有無過熱變色和閃絡,以及有無其他影響行車和供電安全的現象。
“除此之外,接觸網專業的作業還有年度、月度及周檢修計劃,檢修計劃里面有測量作業,絕緣部件清掃作業,導高拉出值調整作業,隔離開關檢修作業,以及分段絕緣器,膨脹原件,線岔,架空地線,錨段關節,避雷器等設備的專項檢修作業。”卞志強介紹,而今晚的巡視是加強設備管理,及時掌握設備動態的重要步驟之一。每月這樣的巡檢有一到兩次,鄭州地鐵全長26.2公里,每次作業每人平均一晚要巡視6.5公里左右。
而在接觸網巡視工作之外,接觸網專業還進行了雜散電流智能傳感器的精度調試。
在卞志強和他的同事在進行接觸網巡視作業的同時,記者在碧沙崗-桐柏路站隧道區間碰到了正在進行作業的信號專業工作人員。
設施設備部通號室信號專業工程師季麗偉正帶領著同事們進行軌道信號轉轍機零件更換。據季麗偉介紹,轉轍機是軌道信號的基礎設備,用于對道岔的轉換和鎖閉,轉轍機為軌道通行提供有力的保障,保證車輛行駛的安全,提高車輛運輸效率具有重要意義,日常對于轉轍機的檢測與維護工作也顯得至關重要。
“每天晚上我們都要對轉轍機設備里一個接觸不良的零件進行更換,在更換完之后,還要和同事們手工搖動道岔,把轉轍機恢復到原位,同時要拿尺子測量道岔斥離軌來程,確保道岔完全恢復。”季麗偉說,信號系統作為控制運行安全的核心設備,對其安全、可靠性的分析評價顯得尤為重要,鄭州地鐵1號線做到了開通即實現地鐵信號控制最高級別CBTC-ATO列車自動駕駛,這其中,信號專業為列車的保駕護航立下了汗馬功勞。因此,我們將對信號系統更加精細地維護,確保運營絕對安全。
在更換完轉轍機零件后,季麗偉和他的同事們接到二七廣場站電話,他們要前去處理二七廣場站發現的故障。凌晨1點30分,他們從桐柏路站出站,前往了二七廣場站。
春節期間,鄭州地鐵設備部各工種的同事們每晚在夜深人靜時的隧道里堅守著自己的崗位,他們就像一顆顆螺絲釘,在關鍵的崗位上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正是有了他們辛勤的勞動,列車的車輪才能轉得更穩,停得更準,受電更好,地鐵也才能安全、高效、優質運營。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