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三環快速路隴海路立交橋已通車
紫荊山地鐵站售票機前擠滿了買票的市民,場面如同春運。
映象網訊(記者 王濤 通訊員 邢紅軍 文/圖)12月28日,鄭州市地鐵一號線、三環快速化部分高架橋通車后,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鄭州市區的交通壓力,市區道路比原來好走了。
金水立交、中原路等路段擁堵緩解
鄭州地鐵1號線貫通鄭州東西城區,大大緩解了東西方向的交通壓力。從這幾天地鐵開通后的情況來看,地鐵沿線的交通狀況有了明顯改善。
隨著地鐵一號線施工的完結,各占道施工點都已還路于民,直接減少了眾多堵點,尤其是中原路、建設路上由于施工造成的堵點。
地鐵1號線途徑眾多商業中心、交通樞紐,原本這些地區的交通量巨大,擁堵嚴重。地鐵的開通,減少了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的相互影響?!跋窈俞t立交、火車站、二七廣場、紫荊山這些以往交通狀況復雜、擁堵嚴重的“熱點”都有所緩解?!?/p>
金水路從紫荊山立交橋至中州大道是鄭州市車流量最大的路段之一,地鐵一號線與其基本重疊,很多原本選擇非機動車、公交車的市民和一部分機動車駕乘人員選擇了暢通快捷的地鐵出行,巨大的跨區交通流得到疏解,金水路的交通狀況有所改善,從一定程度上緩解了主城區到鄭東新區通道瓶頸。
根據交通流信息采集系統監測,同為星期一,12月30日和12月23日相比,金水路紫荊山以東至中州大道區間早晚高峰的流量從6250輛/小時下降到5717輛/小時,減少了8%,平均車速從18.3公里/小時提高到20.6公里/小時,提高了12.6%。
地鐵已成為市民的首選出行方式
經過地鐵開通這幾天的調查發現,非機動車數量有明顯減少,這其中減少的量,一部分改乘地鐵,一部分轉向由乘公交車變為乘地鐵帶來的公交空余運力。
加上一部分機動車出行者改乘地鐵或公交,公共交通分擔率增加,選擇公共交通出行的市民增多,高峰期公交車的負荷度依然很高,基本上是滿負荷運行,尤其是途徑地鐵站的公交車,搭乘公交車到地鐵站換乘地鐵,也成為很多市民的選擇。
以金水路沿線為例,據不完全統計,選擇私家車出行的人數由地鐵開通前的14%下降到開通后的12%,選擇非機動車出行的由33%下降到24%,選擇公交車的從25%下降到22%,選擇步行的從24%下降到21%,有17%的人選擇乘坐地鐵。
一列地鐵的運力差不多能達到20輛公交車的運力,相對公交,地鐵不占用地面道路資源,安全、環保、快捷、準時,乘坐環境相對也更好,未來地鐵線網日趨完善,可以適當減少地鐵沿線的公交車的密度,減少公交車對道路資源的占用。
三環快速路多處路段通行順暢
三環快速路是鄭州“兩環十七放射”道路架構的基礎,將鄭州市東西南北四個方向暢通無阻的連為一體,減少了跨區域交通流進入核心區,緩解了周邊主干道的交通壓力。
例如,北三環一層與索凌路、豐慶路、文化路等相交路口的交通壓力有很大緩解,道路通行順暢。
從這幾天的運行情況來看,三環快速路行車通暢,流量并不大,這和行車習慣以及配套設施尚未完善有關,但像航海路、東風路、農業路等與其平行的主干道交通狀況已經有所改善。
雖然現在大部分高架橋都已通車,但由于中州大道和北環一部分高架和地面部分的工程以及周邊路網改造尚未完工,北三環從花園路到中州大道之間交通壓力巨大,提醒大家,從北三環高架橋由西向東方向行駛,應提前從南陽路立交向江山路下橋、從索凌路下橋,或從文化路下橋,避開都從花園路下橋口下橋造成交通擁堵。
目前,三環快速化沒有完工,三環環線只發揮了不到一半的通行能力,遠沒有發揮環線高速路的作用,只有等三環快速路工程全線竣工,才能形成真正的快速化。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