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張盈棣)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恰逢《旅游法》實施,很多旅行社的報團人數,特別是出境游組團客流銳減。
“漲了很多,基本上都是翻倍吧。原來的三千現在就是六千,巴厘島原來就是三四千現在就是六七千,七八千,不能購物不能自費,他所有的全部取消。”
在河南康輝國際旅行社城南路營業部,經理韓瑩告訴記者,《旅游法》實施后進店“補貼”沒了,很多成本需要游客自己負擔,出游價格自然上漲,像東南亞地區的出游費用現在基本翻了一番。突然的“漲價”,讓很多游客望而卻步,旅行社的出游人數也較往年出現明顯下降。河南職工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蔣海波:“因為一些旅行社在調整旅游產品,調整價錢之后,對一些追求低價位,這一部分客人來說,現在旅行社的人員這個群體就少了很多,在旅行社這一部分人數會下降很多,出境游是一部分,國內的一樣的,省內的影響會小一些。”
蔣海波說,很多游客考慮到價格上調,都選擇了提前出行,導致原本應該是出境游旺季的十月,遭遇“寒冬”,“從9月25號到現在來說是個低谷期。8月底到9月中下旬之間,這中間是個井噴,尤其在出境上。”
旅游法的實施,也為旅行社帶來了行業“陣痛”,各家旅行社紛紛推出新的服務來招攬顧客。
記者近日走訪鄭州各大旅行社發現,和人潮涌動的景區相比,很多旅行社都顯得“門庭冷落”,河南省中國旅行社有限公司部門經理薛山表示,《旅游法》實施后,旅行社和游客都需要調整心態,重新適應新的市場。“基本上旅游市場也要經過三個月以上的破冰期,很多游客也在觀望,觀望旅行社是否會降價。但是說我們旅游產品也是理性的回歸。今后的話按規范的市場走,估計客流最多的也到明年三月份了。”
市場的理性回歸也使越來越多的旅游企業和從業者開始調整產品,推出一些新的服務來滿足滿足消費者的需要。很多企業甚至從三四個月以前就開始為新旅游法的到來做調整,盡量讓消費者在價高的情況下感到物有所值。河南職工國際旅行社副總經理蔣海波:“我們目前就是在設計調整自己產品的同時,我們會給消費者一種感覺,價錢他不是漲價,他是回歸到過去的理性操作上。我們會給消費者一種價和質是相符的(感覺)。新的服務我們也在調整當中,比如說有些單項服務,單獨住車,單訂門票,或者是一些中間組合型的東西我們也正在調整。”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