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周文茹,見習記者潘語怡)昨天(9.10)是教師節,有人以豐富的活動答謝老師,有人以一束鮮花、一句問候為老師慶祝節日,同時也有越來越多的家長以價值不菲的禮品卡、名貴首飾等答謝師恩。專家呼吁,師生情意,無須重禮。
在鶴壁市山城區第八小學, 130多張學生制作的“手抄報”首尾相連,在校園里形成近百米的文化長廊,表達著對老師的感激和祝福。學生溫林:“我們都是非常用心地去做這些手抄報,是為了向老師表達教師節的祝福和感謝,向老師說一聲節日快樂。”
教師節是學生向老師表達謝意的日子,但記者采訪發現,教師節也成了不少家長向老師“表心意、拉關系”的好時機。鄭州市民張女士:“幾個家長都說,班里面的孩子家長有送iphone手機,送卡就不說了,還有送包的,還有送化妝品的,都是什么名牌的。”
教師節禮物份量越來越重,不少家長無奈的說,有時候他們也是“趕鴨子上架,身不由己”:“擔心孩子心理上會有這樣感受,說別人都給老師送禮了,我不給老師送禮,老師會冷落我,不再喜歡我。”
拜謝師恩,本是我們的傳統文化,但現在越來越多的家長把教師節當成“送禮節”,專家呼吁,不要讓金錢玷污了師生之情。青少年家庭教育專家周惠玲:“教師節本來就是師生情感的一種聯系。成了你給我錢,我給你辦事,成了一種交換,這已經背離了教育的原則。”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