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管昕)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省發改委突出簡化項目審批流程,探索服務型政府的制度性建設。
“這個坡是下不來的,不然的話,整個這一帶的交通確實非常難受。”
在鄭州航空港區城際鐵路施工現場,省發改委主任孫廷喜一邊聽一線工程人員的建議,一邊表示要立即組織論證。
“結合著大家提出的建議和意見,結合問題,如何辦的更符合實際一些。”
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開展以來,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分赴各地,聽取當地有關部門對反對"四風"和踐行黨的群眾路線方面的意見,征求產業集聚區、重點企業對省發改委轉變職能、轉變作風的建議。
一次座談中,鄭州越發包裝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新平向省發改委領導坦露了心聲。
“有很多企業自己出資建了些公租房,省里和國家都出臺政策,免收城市基礎設施配套費等各種行政性收費的優惠政策,但是具體操作中,其他縣區包括鄭州市就落實的不是很好。”
李新平的意見一下子打開大家的話匣子,紛紛向省發改委調研組的同志建言獻策,并提出自己遇到的問題。尤其是“新形勢下,省發改委如何簡政放權”的討論,引起很多基層干部群眾的共鳴。鄭州巿二七區發改統計局局長王永利:“比如隨著改革開放的推進,外商投資企業這塊,仍然是核準制,可以做一些探索,轉為備案或者是下放權限。”
日前,省政府決定,再減少85項省級行政審批項目,其中取消45項,下放管理層級15項,通過合并減少25項。孫廷喜表示,省發展和改革系統要進一步提高服務意識,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環境的優化。“紙上談兵不如下馬服務,審批事項還是按照能放盡放,提高效率,調動基層積極上來搞。我們這些改革,就是能放給市場的就放市場,放企業放社會。”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