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齊鶴 劉秋茹)以減稅為目標的"營改增",實施過程中交通運輸業卻成為例外,為應對稅改后納稅額出現上漲,省財政或對交通運輸業實施補貼。專家認為,未來隨著試點范圍推進,稅負上升的矛盾會得以解決。
昨天(7.22),鄭州交運集團財務人員趙莉華在鄭州市二七區國稅局申領了500份增值稅發票,從前繳3%的營業稅,而后要繳11%的增值稅,最終稅賦是升是降,她心里沒數:“地稅的業務全轉到這邊了,當時也有顧慮,我們是走著說著。”
從上海等試點城市的實施效果看,交通運輸業在營改增實施后稅賦會有上升。鄭州市國稅局貨物局勞務稅處處長閆春解釋說,設計稅率時考慮交通運輸業可抵扣的項目較多,稅率定的略高,而目前很多項目不具備抵稅的條件:“很多維修的費用、油費的費用這些是可以抵扣掉的,但是因為過橋費占得比重還比較大,也占到它成本的20%左右吧,這個還不能抵扣。”
省國稅局總會計師王建平表示,為了實現營改增的平穩過渡,不讓企業運行因賦稅受影響。目前我省正在研究,對交通運輸行業等稅賦增加的企業實施財政補貼:“隨著改革的推進,進一步擴大征收范圍和增值稅的抵扣范圍,稅負上升的矛盾會得到有效的緩解,隨著十二五稅制改革的完善,這個問題能夠從根本上得到解決。”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