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記者 溫曉磊 黨忱)每年的麥收時節,來自不同省份的農機手們奔波在同一片麥田里,不同地域的方言串聯在一起的勞動號子,構成了一首獨特的“麥收進行曲”。但是,在每次大豐收的背后,農機手們跨區作業的艱辛與坎坷,卻很少為人們所知曉。
在漯河市郾城區黑龍潭鄉的一處公路上,來自河北省石家莊的農機手孫師傅的收割機被附近村民們攔了下來,由于他的兩輛車壞了一輛,所以他沒辦法像其他農機手一樣強行倒車離開。
由于天氣原因,來河南的十天里,孫師傅有一個星期都沒活兒,急的他嗓子都啞了:“二十八九號吧,我從來了不是老是下雨嘛,歇了七天,光工人工資出了五六千塊錢了,看我這嗓子。”
從上午九點多到中午一點左右記者離開,攔車村民和孫師傅的爭執一直都沒有結果。孫師傅告訴記者,因為他的收割機掉粒情況比較嚴重,所以之前有過類似經歷的他,不敢貿然答應給這些陌生的村民收麥。
為了早點離開,孫師傅不得已選擇了報警,前來現場調解的王警官表示,跨區作業的農機手在入境時都會安排作業區域,但孫師傅卻對一情況并不知情。
編后語:農機手跨區域作業本就不易,村民堵路攔車事件的發生,更是給當地政府敲響了警鐘。如何更好地實現農機手和農戶的有效對接,建立方便快捷的協調機制,無疑是當前麥收工作的重點。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