映象網訊(見習記者 朱璐)隨著網絡、無紙化辦公的普及,筆墨正漸漸淡出人們的視線,學生漢字書寫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教育部出臺了《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時隔多月,這一政策在鄭州落實情況卻不容樂觀。
根據《綱要》要求,從今年春季開學起,書法教育將納入中小學教學體系,學生將分年齡、分階段修習硬筆和毛筆書法。
但采訪中記者發現許多中小學校雖然也安排了書法課,但都行同虛設:
學生甲:“有時候語文會變成書法,有時候會講課。”
學生乙:有時候講,有時候不講,就拿一張紙讓你往上寫字。”
書法教育得不到重視的情況也在學校老師那里得到了證實,鄭州市某中學教師這樣說:“像我們學校的書法課吧,經常都是語文老師來上的,所以我們有的同事就說書法課就是副科中的副科。”
究竟是什么阻礙了書法教育工作的開展呢,解放路小學校長王芳說,政策難以實行學校也有自己的苦衷:“最關鍵還是師資的問題,因為老師的軟筆書法的水平跟不上,另外學生的考試還是以書面成績來運算的。對家長來說他更重視的是學期末考試的分數。”
教育專家王英認為書法教育開展上出現困難,說明我國在傳統文化傳承上亟待努力。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