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風裹挾著沙塵,鄭州市內多個工地未對揚塵采取措施。
“一百米以內看不清楚,可難聞,可迷的慌都是。”
已經出臺的揚塵治理措施難執行,開征揚塵排污費又能否奏效?
“交完錢之后,你得監督落實這事去。”
映象網訊 (記者 管永超)4月8號,鄭州市文化路和北環交叉口的一處建筑工地,施工揚塵正在濺起向四周升騰。鄭州市當天發布大風藍色預警,六級陣風刮起的風沙裹挾著揚塵,讓途經這一路段的行人難以忍受。
記者在現場看到,施工現場沒有任何灑水降塵措施。記者又走訪了鄭州市區內的其他工地,發現類似現象并非個例。按照規定,拆遷工地施工時應采取邊施工邊噴灑措施,降低揚塵污染。但這項規定,執行起來很難真正落實到位。鄭州市建設安全監督站綜合科科長魯大志說:“有個全濕法作業,這一塊提的概念是可以的,但是你又沒有水源咋辦,叫他去弄消防車也弄不成。那如果沒有做到位怎么辦呢?沒有做到位,還是罰,就是這。”
鄭州市政府不久前出臺《2013年建筑工地管理及揚塵污染整治工作方案》,方案對各類施工工地揚塵污染的整治標準做了詳細規定。方案還規定,將對責任單位實施財政扣款的方式,嚴格治理揚塵污染。嚴厲的措施,執行難到位。魯大志坦言:“區里現在搞拆遷需要的資金量非常大,咱要每個工地罰都給他罰下去,他們光這經費都不夠,所以政府有這個規定,但是我們也不可能全部都罰到位,而且還要有張有弛?!?/p>
目前,鄭州市正在對12個城中村拆遷改造。同時,市政工程、暢通工程等城市基礎性工程也在緊張施工當中。眼下正值春季,北方多風沙的天氣,同工地揚塵一起,加劇了鄭州市的揚塵污染。治理揚塵污染,鄭州還建立了網格化管理的監管模式,但工期緊常常讓相關部門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一名執法人員向記者透露:“這一塊拆遷工地實際情況,(如果)屬于城中村改造、政府成立的指揮部,有時候很難協調,要求趕工期弄啥,這種措施也很矛盾?!?/p>
已經出臺的揚塵治理措施難以落實,鄭州市又著手研究開征揚塵排污費,這項行政事業性收費主要是針對施工工地征收。消息一出,引發社會廣泛爭議。不少群眾認為應該征收,不過,一些工地負責人卻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他們(工地)自己要是不處理的話,應該收,他們要是采取措施了,那就沒必要收了?!?/p>
如果開征揚塵排污費,能否緩解施工揚塵污染和減少霧霾天氣的頻率?是不是多繳費就可以多排揚塵呢?也有人認為除了收費罰款以外,還要監督部門更好的執行政府職能。
目前,已有廣東、江蘇等地開征揚塵排污費,利用經濟杠桿解決公共管理難題。不過,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有代表委員提出,面對公共管理難題,收費正成為一些地方醞釀實施的藥方。堵車?征收擁堵費,提高停車費!污染?征收汽車排污費、垃圾處理費!?高房價?提高二手房出售個人所得稅!收費到底是懶政還是妙方?全國人大代表楊建忠認為,“收費思維”凸顯了一些城市管理者面臨“本領恐慌”的危機。
無論是怎樣的治理手段,百姓更關心的是開征揚塵排污費,會有效果嗎?河南農業大學教授唐華倉說:“如果收費標準較低,對于企業來講,起不到經濟調控作用,或者是收費部門收了費用,不能用于污染治理而是用于其他開支的話,也可能出現鼓勵排放多收取費用的現象?!?/p>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