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省公路建設突飛猛進。四通八達的公路網為中原經濟區建設提供了堅強支撐。河南臺記者郭興華
濟源市地處太行山區,過去,落后的交通狀況嚴重制約了當地農村經濟發展。近年來,濟源市把加快農村公路建設作為破解城鄉二元結構的重要突破口,率先在全省實現了鎮鎮通高速公路,村村通硬化路。通了路,農民致富也有了盼頭,濟源市方山村村民楊拴柱:
“自從路修通以后,平頂山、洛陽的客戶直接來我們地頭購蔥,光我這一畝地出了一萬多斤蔥,賣了七八千塊錢。”
截止2011年底,全省農村公路里程達22.31萬公里。今年,全省計劃新建或改建縣鄉公路4000公里、農村連通公路1000公里,實現全省所有的鄉鎮、建制村和近八成的自然村通達公路。而在農村公路大發展的同時,全省干線公路也得到全面提升,全省干線公路通車里程達到1.79萬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到5196公里,國道由過去的五縱四橫規劃調整到十一縱十一橫。11月底前,可實現全省所有縣(市)通國道,20分鐘內上高速。長通物流干線貨運司機那志勇:
“現在的路比以前好得多,對我們貨車司機來跑的也挺方便,鄭州附近500公里左右的,我們一天都能到達。”
截至目前,我省已經初步形成了以高速公路為主骨架,以干線公路為支撐,以農村公路為脈絡的公路體系。省交通廳廳長孫廷喜:
“縱貫南北、連接東西、四通八達的公路交通網絡,為全省經濟社會的健康發展提供了堅強支撐,為中原經濟區建設和三化協調發展奠定了堅實的保障基礎。”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