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險內部隱身行規多,車主遭遇無險可保的尷尬。(出錄音)
“他說我在第一年中出險次數太多,不給你辦理了,你再去找其他公司。”
面對出險次數多的客戶,保險公司使用奇招:(出錄音)
“不是說不受保了,而是保費會上浮,上浮到您自己就不想保了。”
這樣一條沒有公開的內部行規是否合法?車主又該如何給自己的愛車帶上保護鎖?敬請關注河南電臺新聞廣播記者調查《隱身的車險行規》
鄭州的趙先生買的是一輛榮威牌的轎車,第一年的車輛保險是在4S店進行購買的全險。由于是第一次購買車輛,趙先生對保險并不是特別的了解,所以第一年車輛的出險次數就達到了7次。(出錄音)
“第一年也不太懂,覺得好像有點事報保險自己也方便,只要有一點劃痕我就去報了保險,然后就放到4S店去修,第一年我出了有個7次。”
可是在方便過后,趙先生就遇到了麻煩,再去4S店去續保的時候,就被告知,保險公司不再受理他的保單。(出錄音)
“他說我在第一年中出險次數太多,不給辦理了,你再去找其他公司。(那你知不知道出險次數多了,會提高保險費用,甚至會被拒保)?不知道,我知道我就不去他那修了。”(錄音止)
趙先生雖然是滿肚子的委屈,但是卻不得不面對愛車變成只能繳納交強險而沒有商業險的“裸奔車”。在調查中,記者發現,像趙先生的這樣的車主還不在少數,尤其是第一次購車的車主,他們很多都是在4S店購買的保險。工作人員為了增加業績,對保險的介紹就會很籠統,甚至隱瞞其中的“真相”。(出錄音)
“沒有告訴我,沒有告訴我說這個保險合同期內能出多少次險。(有沒有說出險次數多了來年不受理保單?)沒有。”
“沒有說那次數限制啊,有這事嗎?”
車主們都不知道保險中所謂的一些內部行規,那這條規定保險公司又會是什么樣的解釋呢?記者隨后撥打了某知名保險公司的電話進行咨詢。(出錄音)
“出險次數有沒有限制?”
“沒有限制,各家保險公司都不會限制。”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說,雖然出險次數沒有限制,但是要是出險次數多的話,保險公司也有自己的辦法:(出錄音)
“不是說不受保了,而是保費會上浮,上浮到您自己就不想保了。”(錄音止)
相對于趙先生所購買保險的那家公司直接拒保,這家保險公司的作法顯得更加的“委婉”。從事了多年保險業務的某保險公司的郭經理告訴記者說,像趙先生的這種情況,確實存在。而且保險公司只看出險的次數,與出險金額無關,另外,由于保險公司的系統都是通用的,客戶在一家保險公司被拒保,在別的公司同樣也很難買到保險。(出錄音)
“不是優質客戶,各家公司都不會想要。”(錄音止)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