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體制機制的創新給我省文藝院團帶來新的生機和活力。
在河南歌舞演藝集團,舞劇《太極傳奇》正在緊張的排練之中,預計今年年底就將和觀眾見面。河南歌舞演藝集團黨委副書記趙麗:(出錄音)
“舞劇《太極》就是面向全國招聘了舞劇的演出人員,另外在我們的創作隊伍上,從導演到舞美到我們劇本的創作,是從我們全國頂尖的創作隊伍里面篩選出來的。”(錄音止)
一個地方劇團的舞劇能吸引全國的業內精英參加,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2009年11月河南省歌舞劇院改制組建河南歌舞演藝集團。集團通過優化資源配置,實行企業化管理,全部人員采用聘任制。趙麗:(出錄音)
“只要你的業務能力強你就可以坐到首席、副首席的位子上,而且你的薪金就是你的工資和你的實際的業務是掛鉤的,所以說也激發了大家的活力。” (錄音止)
改革使劇團煥發出了新活力。據了解,全省188家國有文藝院團將于今年上半年全部完成改革目標。省文化廳廳長楊麗萍:(出錄音)
“政府通過院團改革轉變投入方式,增加了各個文藝院團的收入,同時政府在院團劇院的建設上,在院團內部設施的改造上,都進行了很大的投入,扶持院團進一步地發展。” (錄音止)
扶上馬、送一程,帶來的是文藝院團大踏步發展。在國有院團改革浪潮的影響下,我省各民營院團也是彭勃發展。河南小皇后豫劇團作品《鍘刀下的紅梅》不但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還贏得了國際大獎。實景演出《大宋東京夢華》去年收入2100萬元,今年上半年比去年同期又增加了50%。實景演出《禪宗少林音大典》第一年接待游客20萬人,以后每年呈10%到15%的速度遞增。這一山一水、一文一武的兩大實景演出已經成為我省的文化名片。 (河南電臺記者周曉潔)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