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熄燈一小時”、“綠色銀行”等一些獨具創新的環保活動,這兩年頻繁在高校和公共場所開展。然而,這種短平快的活動能否真正讓環保走進生活呢?現在已經有環保人士開始了新的探索。鄭州大學環境保護協會會長王林:
“我們在做環保的時候,不能單純的只是通過活動本身來推廣,而要從一個合適的角度去推廣活動。我們現在希望,大學生高校環保社團能夠從簡單的單純的宣傳向調研類社團進行轉型。”
在日前省環保廳召開的“河南省千名青年環境友好使者座談會”上,自然之友河南小組創始人崔晟建議,環保部門應該以環保項目來凝聚環保力量。
“環保部門最急需做的,對社會的支持拿出自己的規劃和項目,靠項目帶動,探索一個點去復制,這樣就有成功的模式去運作,這是未來環保界尤其是政府環保部門要高度重視的。”
圍繞國家“十二五”環保目標,環境保護部正在全國拓展“千名青年環境友好使者行動”項目,從而凝聚社會環保力量,這也是環保部門未來推動全民環保的方向。環保部宣傳教育中心宣傳室項目主管李鵬輝:
“從今年千名環境友好使者這個項目開始,開始探索一條長期的持續的大型項目,有大量的青年志愿者投入,環保部門給一些支持,開展的活動豐富多樣,這樣的活動我們也是在摸索,逐步地帶動更多人去參與。另外我們還會針對大學生舉辦一些更深入的調研。”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