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全國人大代表、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社區主任、河南省衛輝市春江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裴春亮做客河南電臺設在北京的全國“兩會”制播間,圍繞中原經濟區走“三化”協調科學發展路子與聽眾交流。
主持人:AM657、FM954,聽眾朋友大家好!這里是河南電臺新聞廣播的《政府在線》全國兩會特別節目,我是主持人新迪。我現在在北京河南大廈的直播室為您播出我們今天的節目。節目一開始,我們先通過一個片花熟悉和走進做客北京直播室的這位嘉賓。
(片花播放)
“從打工仔到農民企業家,裴春亮作為遠近聞名的經濟能人,2005年高票當選村委會主任。近年來,他先后出資3000萬元建設農民新型社區。經過幾年的發展,如今的裴寨新村道路路基已經完成,整齊劃一的別墅式住宅拔地而起,一座座商業店鋪主體工程也已完工,自來水供水設施建設完成,敬老院園區綠化等配套設施建設全面啟動。2007年,有裴春亮多方引資,村民資源入股創辦的投資4億元,日生產能力4500噸的環保節能水泥廠也正式投產,帶領全村人生產致富。”
主持人:剛才的片花當中已經引出了我們今天節目的訪談人物——全國人大代表、輝縣市張村鄉裴寨村社區主任、河南省衛輝市春江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長裴春亮。裴代表,其實對于收音機旁的很多聽眾朋友對您并不陌生,您除了剛才我們介紹的身份之外,還是全國道德規范中國十大杰出青年、感動中原人物等等,這些年您帶領全村人搞新型城鎮化、新型農業現代化是一個非常好的典型了。在今天的節目當中,我們請您圍繞著中原經濟區走“三化”協調科學發展的路子,談一談作為基層人大代表,您的觀點和思路。請先跟正在收聽我們節目的朋友打個招呼。
裴代表:收音機前的朋友們,大家好!
主持人:非常歡迎裴代表做客《政府在線》的北京直播室,現在我們就進入我們今天節目的訪談主題。
裴代表,我們了解到,您所在的村以前是一個省級貧困村,現在對于裴寨村其實這些年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2008年就已經完成了城鎮一體化的建設。說到您所在的裴寨村,是實現新型城鎮化、新型農業現代化的河南的一個典型。中原經濟區新型城鎮化是引領,作為基層的全國人大代表,您怎樣理解新型城鎮化的定義?
裴代表:我個人認為,統籌城鄉發展,加快農村城鎮化步伐,對農村的農民來說非常有必要,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來,鄉親們的口袋鼓起來了,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對美好生活的愿望也更高了,也渴望過上城里人一樣的生活。我們在實踐中深切體會到,推進農村城鎮化建設可以從根本上改變農村,改變農民。近年來,特別是我們新鄉市以統籌城鄉發展為主線,堅持城鎮化與新農村建設“雙輪”驅動,特別是積極探索不以犧牲農業和環境為代價的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路子。通過新型城鎮化的建設,我們感到帶來的不僅僅是住居和環境的改變,也更重要的是群眾精神面貌的變化,整體素質的提高。農民住進社區之后,特別是我是裴寨村,父老鄉親們一下子變得衣服穿得干凈了,人也顯得精整了,見面不管是生人也好、熟人也好,相互都打個招呼,待人接客更加親切了,特別是我們的衛生,現在大家都是主動、爭前恐后地去清掃,看到地上的垃圾,都是主動地撿起來,有的住戶甚至把自己的花草搬出來,美化整個社區。一句話說到底,新型城鎮化帶來了新農村,新型城鎮化的建設也是我們新農民建設的新型城鎮化的新農村,所以說,新型城鎮化對我們來說非常有必要。
主持人:您剛才和我們表述了您所在的裴寨村的一個變化,其實我們也能夠感受到不僅僅是農民的居住環境變了,大家的意識、素質也不一樣了,就像您說的一樣,大家現在都是新農民了,一個“新”字意味深遠。當然,說到全省的新型城鎮化建設,相信這也是一個逐步推進的過程,任重而道遠。我們再來具體說一說,您個人還是一個企業家的身份,個人富裕了,不忘村里的老老小小,這么多年,您先后拿出了3000多萬元,為160戶的鄉親建了新房子,大家住上了新社區。實現新型城鎮化不能是簡簡單單地住上樓房,用上電燈、電話,您所在的村把“十二五”的發展目標寫在了一個大牌子上,而且立在了村中央,您為什么要這樣做呢?
裴代表:我們兩委班子成員,包括我們村里德高望重的代表們,我們共同探討我們裴寨的發展,稱之為第二個五年規劃,也就是說我們的路在哪里,以后怎么走,這是我們兩委班子成員共同探討的下五年的每一年要發展的目標,每一年要發展到哪一步,到哪一年必須要把哪項任務給完成,所以我們的目標就立到村口的大牌子上,讓全村的父老鄉親們都知道下一個五年我們要怎么做,到什么時間,把什么問題能夠徹底地解決到位,這也是我們向父老鄉親們的一個目標責任承諾。我們現在形成一個非常高的氣勢就是,上下我們的目標是一致的,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因為我們的目標是讓人人都明白我們要做什么,到第二個五年底的時候,哪些東西我們應該到位,都讓鄉親們明明白白。
主持人:也是讓大家知道我們村干部做了什么,要怎么做,而且要實現什么樣的目標。可以說,當地的鄉親們看到立在牌子上的目標,我個人感覺,也是生活有了奔頭。那么,讓農民過上好日子,下一步您還有什么樣的打算和考慮,怎樣讓當地農民真正地安居又樂業呢?
裴代表:現在我們裴寨村的發展,從安居上不用再說了,因為我們從2008年12月21日,全體的父老鄉親們已經搬進了新社區,但是我們住進新房子后,我們還要有錢賺,有活干,所以我們在建社區的同時,我們為了不占一份耕地,讓以后子子孫孫都有活干,讓我們一代人有活干,把整個荒山推平以后,從2010年底,全村父老鄉親們又搬到新社區,我們把老村全部拆了,共計騰出來6萬畝土地。我們現在的鄉親們主要都在做高效的農業和鮮切花,并且讓女同志做女同志的活,沒有知識的干沒有知識的活,有知識的干有知識的活,我們的分類還是比較清楚了。比如說我們的商業街,也就是說不愿出去或者不愿到企業里上班的人,可以在商業街里面做點小買賣、小生意。我們現在村里的父老鄉親們編了一句順口溜,實際上就是騰出來600畝地派上用場的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道路東,我們是農民;在路西我們是工人;在當中間,我們是商人;住進社區,我們是城里人;走進春江集團,我們是主人;走到夜校,我們是讀書人。”
主持人:您剛才還說到走進春江水泥廠,大家都是主人,也就是說您所在的企業,全村人大家都是股東,大家今后的生活也會越來越紅火。
裴代表:我們說的就是人人有活干,家家有錢賺,人人都是股東的發展目標。
主持人:曾經一個的省級的貧困村,如今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剛才,節目一開始,我們用了一段時間在說新型城鎮化,真正是打破二元結構,使農民真正實現成為市民,也是我們今后在推進新型城鎮化過程當中,我們要達到的一個目標。剛才說了新型城鎮化的問題,很多收音機旁的聽眾朋友也非常想聽一聽,您對新型農業現代化的一些觀點。其實,剛才您說到的住上新房,這是一方面;另外,怎么樣讓農民富起來,就是我們怎么樣更好地利用土地,來發展我們的新型農業現代化。這方面,我們不少的農民有一個困惑就是發展農業,土地問題是一個制約,像一個人一畝八分地,怎樣實現機械化、規模化的種植?您認為怎樣更好地穩步推進土地的流轉呢?
裴代表:我們在實際的運作過程中,確實遇到了不少困難,特別是我們在山區,本身地方就小,你要把大發展成實施非常現代化的非常困難,但是我們還是把這個瓶頸給突破了。突破的理由就是說,通過土地流轉。土地流轉,說實話,剛開始的時候,我們父老鄉親還不是太理解,上了年紀的,種地的老行手還愿意種地,但是他的孩子不太愿意種,有的是年輕人愿意種,老人不愿意種,所以我們就綜合這里面的方方面面的問題,大家共同坐下來探討,最終以土地流轉的方式發展現代化實施的農業。在這個過程中,我們遇到了不少的困難,但是我們一一通過班子成員,包括黨員包戶,共同做工作,給他們講以后的前景有多么地美好。實際上,從農業現代化這方面,我們從2006年開始,像犁地拖拉機和收割機,我們就已經統一種、統一耕、統一收了。當然,發展高效蔬菜、鮮切花都還要占用鄉親們的土地,但是以前每家每戶一塊地,整個地塊比如幾十戶,就這幾十畝,一個人一塊地占了你兩分地,所以你要大膽地設想把它變成一個高效的大棚也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所以我們就一次一次給他們做工作,給他們宣傳。現在我們的分工就是種地的行手讓他種地,干企業的行手不在種地,最后土地的所有權,不管是愿意種或者是不愿意種,最后都是歸于他自己。現在所有權是你的,讓別人來種,每畝地按幾百塊錢,包括中央財政的補貼,是你的地,不用你種,一年就能得到400多塊錢,所以對鄉親們來說也是非常劃算的。
主持人:也是通過我們的努力,讓大家認可了這種形式。裴代表,在做這期節目之前,我們在網絡上搜集了一下大家對新農村建設的觀點,我們注意到新浪網友“海闊天空”說到這樣一個問題,他說現在很多地方都在進行新型農村社區的建設,老的宅基地復耕起來難度已經大,裴代表,您有什么樣的觀點呢?
裴代表:在沒有做之前確實有困難,但是在做的過程中鄉親們看到希望了,看到他真正能夠得到實惠了,這個工作非常好做。比如說我們先建新村,讓鄉親們住進去以后再拆老村,比如說我們裴寨社區剛開始規劃的是一個三頭賬,剛開始也有上年紀的老人說打死我也不往上面遷,為什么呢?感覺到那片的荒山不可思議的說這還能建新村,但是從我們的規劃圖上看,我們自己心里面有數的人看到覺得非常漂亮,但是鄉親人最講究實際,光從圖上看的東西他不太相信,你真正把整個社區給建好了,把里面綠化好了,水、電、路全部都通了,比他想象中要好得多得多,老村拆遷的工作就非常好做。盡管我們搬進去幾年了,偶爾我們也會開這樣的玩笑,怎么樣現在要不你搬回去吧?他會哈哈大笑,說沒想到我們能建這么好的新村,所以這個工作實際上非常好做。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