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不少家長對于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會有各種焦慮,擔心孩子會哭、會不睡覺、不吃飯。很多家長迷惑,孩子到底在孩子園里“學”什么,什么才是合理的期望?
不少家長對于孩子在幼兒園的生活會有各種焦慮,擔心孩子會哭、會不睡覺、不吃飯。很多家長迷惑,孩子到底在孩子園里“學”什么,什么才是合理的期望?
其實,很多人不知道,有個教育部編制的、很權威的《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在按照孩子學習和發展的特點和規律,指導著孩子在幼兒園的教學與生活。
研讀《指南》,我們既可以知道幼兒園在“教”什么,也完全可以從中學習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應該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達到什么發展水平,從而遵循科學規律,不揠苗助長。
何為健康的體態?
3~4歲,應在提醒下,能自然坐直、站直;
4~5歲,在提醒下,能保持正確的站、坐和行;
5~6歲,經常保持正確的站、坐和行走姿勢。
特別提醒:
保證每天睡眠11~12小時;午睡應達到2小時左右,時間可以隨孩子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椅子的高度以寫畫時雙腳能自然著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狀為宜;桌子的高度以寫畫時身體能坐直,不駝背、不聳肩為宜;床不宜過軟。
何為情緒的安定愉快?
3~4歲:情緒比較穩定,很少因一點小事哭鬧不止;不高興時能聽從成人的哄勸,較快地平靜下來。
4~5歲: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不高興時能較快緩解;需要不能滿足時能夠接受解釋,不亂發脾氣;愿意把自己的情緒告訴親近的人,一起分享快樂或求得安慰。
5~6歲:經常保持愉快的情緒,知道引起自己某種消極情緒的原因,能努力化解;表達情緒的方式比較適度,不亂發脾氣;能隨著活動的需要較快地轉換情緒和注意。
特別提醒:
和孩子一起談論自己高興或生氣的事,鼓勵孩子與人分享自己的情緒。
允許孩子表達自己情緒,并給予適當的引導。如孩子發脾氣時不硬性壓制,等冷靜后告訴他什么行為是可接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