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8月26日前后,是中小學生開學日,快樂的暑假生活結束,緊張充實的校園生活又開始了。從事教育工作的李慶華老師認為,開學前孩子“收心”至關重要,要靠家長積極適當的引導,才能盡快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
8月26日前后,是中小學生開學日,快樂的暑假生活結束,緊張充實的校園生活又開始了。但每年開學前,總會有孩子出現情緒低落、無故發脾氣、注意力不集中等癥狀。從事教育工作的李慶華老師認為,開學前孩子“收心”至關重要,要靠家長積極適當的引導,才能盡快回到正常的軌道上來。
為孩子提供安靜的環境
很多學生因為沒有足夠強的自控力迅速自我調整,開學后會有一段時間很難集中注意力學習。
家長的情緒一定要穩定,不要急躁,要保持輕松愉快的情緒,坐下來和孩子一起交談,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在內心是給予他幫助的,同時生活也要緊張而有序。
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
家長可以選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交流,比如勵志人物的成長歷程、某電視劇觀后感,從中挖掘有教育價值的內容,讓孩子知道勤奮是成功之本。
此外,與孩子一起打打球、跑跑步也是感情交流,會達到潤物無聲的效果。
鼓勵孩子制定學習計劃
開學前與孩子討論下新學期的打算,共同擬訂新學期計劃,完成從假期到開學的“頻道轉換”,把孩子新學期要讀哪些書籍、以誰為標桿、需要重點提高哪些學科成績、家長怎樣配合等納入計劃中,幫孩子樹立信心,消除假期后的失落感。
作息規律還要有家庭氛圍
開學前,不少同學在暑假期間有可能玩通宵或很晚睡覺,在開學前半個月就有必要調整好生物鐘。家長要按學校的正常作息時間起居,調節孩子生物鐘,做到起居有據,適應開學后的“時差”變化。
給孩子一個祥和的學習氛圍
有些孩子暑期作業并沒完成,新學期又要忙著開新課。家長要主動了解孩子暑期作業的完成情況,督促孩子及早完成。
要讓孩子感覺到家長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是關心的。作業完成得早的,可讓孩子看看名人名著,寫寫讀書筆記。
教孩子自己學學“收心”
任何事情起決定作用的都是自身。父母的作用永遠是外因。外因要通過內因起作用。而孩子本身就是內因。因此,家長要引導并教會孩子自己學會收心。要以樂觀的態度、正確的方法、鼓勵的話語,讓孩子從心理上對新學期充滿期待和信心。
孩子要對每一課目進行整理,理清知識脈絡,要不然,之前學的知識不牢固,新知識就很難學會,可提前預習新知識,建立知識網絡。
此外,孩子要減少對父母的依賴性,學會慢慢獨立。(記者 唐善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