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日一則“熊孩子”在電梯里隨地小便的視頻廣為流傳,“虎媽媽”知道后,沒有打罵,而是在業主群內道歉,孩子更是寫下了一封檢討書
近日一則“熊孩子”在電梯里隨地小便的視頻廣為流傳,“虎媽媽”知道后,沒有打罵,而是在業主群內道歉,孩子更是寫下了一封檢討書,并打掃電梯一個月作為補償,取得大伙的原諒。“虎媽媽”的教育方式也被視為了教育“熊孩子”的模板。
不護短,發現錯誤后母親做了表率,勇于承認錯誤。但僅僅道歉是不夠的,還要積極去改正——破壞了環境就要去彌補,打掃衛生的時候更是由父親陪同。這樣的認錯方式對孩子來說是深刻的,而這樣的教育方式,再熊的孩子也能變好。
孩子們就像是含苞待放的花朵,花匠們不僅需要施肥澆水,還需要對它修修剪剪,才能使其開出艷麗的花朵??蛇€是有許多家長不懂得怎么修剪,他們要么放任不管,要么就是老一套粗暴對待。要知道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尊心,每一個孩子也都會犯錯,作為家長不僅僅要鼓勵他們、引導他們,更要以身作則。
“人之初,性本善”,沒有誰天生就是熊孩子,但“茍不教,性乃遷”,好的道德品行不是一日養成的,其中家庭環境的浸潤、教導尤為關鍵。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起點,在孩子正式步入社會之前,簡單的是非對錯、規矩原則、禮貌教養,多半是從家庭中通過觀察和模仿習得的。不要等到孩子大了,進入社會,才開始被教育。
在孩子還是白紙一張時,家長就該給他做出正確的示范,在他犯錯時嚴厲教育,并從自身開始反省,以身作則的教育永遠好過嘮叨的說教和粗暴的責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