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素有“金飯碗”之稱的公務員是近年萬眾矚目的焦點,由此催生的公務員考試也成為中國第一大考。從2009年國考報名審核通過人數突破百萬大關以來,報名人數一直居高不下,平均競爭比例也從2009年以來一直在50∶1以上,公務員考試的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東方今報社輿情研究中心
素有“金飯碗”之稱的公務員是近年萬眾矚目的焦點,由此催生的公務員考試也成為中國第一大考。從2009年國考報名審核通過人數突破百萬大關以來,報名人數一直居高不下,平均競爭比例也從2009年以來一直在50∶1以上,公務員考試的火熱程度可見一斑。
2013年,國家統計局重慶調查總隊合川調查隊業務科室科員一職競爭比例達到了9411∶1,幾近萬里挑一,吸引了國人的眼球,賺足了“熱”度。
2018年國考招錄分析
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公告,于2017年10月28日正式出爐,本次國考于12月10日正式考試。2018年國考報名,全國共有120多個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單位參加,招錄職位有16144個,計劃招錄人數28533人,創歷史新高。
從2018年國考招考公告來看,招錄對象和往年沒有太大差異,依舊以基層工作人員與應屆畢業生為主。
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直屬機構是招錄主力
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招錄的16144個職位中,有12662個是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直屬機構(省級及以下)提供的,占比為79%。
國稅系統再創招錄新高
2018年國考,招錄人數最多的三大系統為國稅、公安類、海關。國稅系統在此次國考招錄職位數為9311個,招錄17701人,占2018年國考招錄總人數的62.04%。相比2017年國稅系統(17476人)有小幅度增長,從歷年招錄人數來看又創新高。
88.69%的職位不限政治面貌
2018年國考招錄16144個職位,其中14318個不限制政治面貌,占比88.69%。
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直屬機構(省級及以下)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不限政治面貌的崗位居多,分別占91.38%和90.6%。
中央黨群機關、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的崗位對政治面貌要求較高,要求政治面貌為中共黨員、中共黨員或共青團員的比例分別為79.19%和78.72%。
中央職位多要求有基層工作經驗
中央黨群機關197個職位,76.14%要求有二到三年的基層工作經驗,以二年為主。
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的職位對基層工作經驗的要求更高,80.26%需要具備二到三年的基層工作經驗。
而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直屬機構(省級及以下)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則對基層工作經驗的要求較低,無限制的崗位分別占到81.69%和82.35%。
基層崗位對應屆生需求量較大
中央國家行政機關直屬機構(省級及以下)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80%以上的職位對基層工作經驗無限制。
但在這些不限基層工作經驗的職位中,對應屆生的要求比例達到51.38%和44.55%,遠高于中央黨群機關的25.53%和11.69%。并且招錄應屆畢業生的職位,90%以上僅限于2018年當年畢業的應屆畢業生。
此外,中央機關直屬市(地)級機構職位、縣(區)級及以下職位(含參照公務員法管理事業單位)15%左右的計劃用于招錄服務期滿、考核合格的大學生村官、“三支一扶”計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教師特設崗位計劃”、“大學生志愿服務部計劃”等服務基層項目人員。
職位要求本科學歷居多
從學歷要求來看,統計顯示,今年“國考”本科學歷可報職位為14426個,占總職位的87.25%,占據了大部分職位的學歷要求;碩士學歷可報職位為11425個,占總職位的69.10%。僅限碩士學歷報考的職位有437個,僅限博士學歷報考的職位有17個。
2018年國考報考情況分析
11月8日下午6時,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8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報名正式結束。2017年11月10日,人社部通報稱,2018年度國考共有165.97萬人通過了用人單位的資格審查,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為58∶1。
福建競爭最激烈
截至11月8日17點30分,福建報名人數為29809,而實際招考人數為261,因招考人數相對較少,競爭比高達114.2,居全國首位。其次為甘肅(83.3)、西藏(83.1)、北京(80.7)、貴州(78.2)。
就報名情況來看,安徽的競爭較小,實際招考977人,有29232人報名,競爭比僅為29.9。其次為海南(32.6)、新疆(34.9)、吉林(37.9)、遼寧(38.8)。
中國計劃生育協會成為香餑餑
2018年國考,全國平均競爭比為54,有530個職位競爭小于3。190個職位過審為0,614個職位過審小于3。中國計劃生育協會聯絡處主任科員及以下一職,僅招錄1人,卻有2495人報名,競爭比高達2495∶1,是全國競爭最為激烈的崗位。
國稅、海關、郵政等報名火熱
根據今年的報名情況,國稅、海關、出入境、鐵路公安和郵政等是報名較為火熱的部門。這幾大系統中,競爭最為激烈的崗位當數青海省郵政管理局的主任科員(職位代碼300110004126)一職,截止到11月8日16:00,其競爭比高達1467∶1。
歷年國考考情分析國考招錄人數呈上升趨勢
1994年,原人事部正式建立了公務員考試錄用制度,并組織了首屆中央國家行政機關公務員錄用招考。數據顯示,1994年國考提供了30余個國家機關的490個名額,最終4400人正式報考,相當于9個人爭考一個職位。
全民國考的熱度自2003年開始顯現。2002年報名人數為6萬余人,2003年猛增到12萬余人。這一年,正是高校擴招后首批畢業生的就業之年。
2017年度國考有148.63萬人通過報名資格審查,2018年為165.97萬人。從報考規模來看,2009年到2018年,國考報名人數已連續10年在百萬以上。但與2013年、2014年相比,近兩年實際參考人數有所下降。
國考實際競爭比有所下降
根據2003年到2017年國考報名審核通過人數與實際參加考試人數,可計算出每年國考的實際競爭比例。從2003—2017年國考報名情況的競爭比可以看出,近年來國考的熱度有所下降。
2003年到2006年,國考競爭激烈程度逐漸上升,經過2007年和2008年的緩沖,2009年國考競爭比達到57.1,相當于平均57個人同時競爭一個職位。
2009年到2014年,國考競爭比基本維持在53到60之間。其中以2010年的實際競爭比最高,為59.7。
而2014年之后,競爭程度有所降低,2016年的實際競爭比僅為33.4,低于2005年的比例。2017年的實際競爭比為36.4。就目前形勢而言,競爭壓力逐漸減小也側面反映了報考人員更加理性對待公務員這一職位。
總結
“鐵飯碗”光環的吸引,使2018年國家公務員考試報名人數再創新高。165.97萬人通過用人單位的資格審查,與錄用計劃數之比為58∶1。至此,一場看不見硝煙的“就業之戰”正式拉開序幕。
在中國,公務員的穩定性也非常高。有數據顯示,我國每年被正常辭退的公務員占總數的比例為0.05%左右,而一般正常企業的淘汰率則高達5%~15%。天壤之別的淘汰率在經濟下行的情況下,當然會讓人更愿意投入公務員懷抱,以獲得穩定和安全感。
因此,在一個平衡規范、保障健全、法制體系完備的社會環境里,公務員僅僅是比較穩定的職業。而在這種雙軌制的社會保障體制下,“公務員”成為大家追求熱度不減的鐵飯碗才是情理之中的事。
此外,受制于傳統思想禁錮,“官本位”價值觀也成為“國考熱”偏執的推手。中國人講究“學而優則仕”,公務員不僅是一個職業,還是一種象征,是“官”與“民”的差別。父母固化的傳統觀念對子女的職業選擇影響很大。
國家設立公務員招考機制,一是挑選人才為民所用,二是部分緩解社會就業壓力,本意是好的,可國考熱度持續升溫的結果卻適得其反。“諾斯悖論”很好地闡述了這一點,每年有百萬人參加國考,能成為公務員的僅2萬余人,仍有百萬人將重新回到找工作的起點,可能在此過程中,有很多機會被錯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