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27日,余女士將一張8歲孩子做作業睡著的照片發在了微信朋友圈。余女士在微信群時說,三年級的兒子放學回家后,至少要做3個小時的書面作業,做得快的話10點鐘之前做完,做得慢的話有時做到十一點多鐘,孩子睡眠嚴重的不足。
27日,余女士將一張8歲孩子做作業睡著的照片發在了微信朋友圈。并附言,“我當然知道學習從來不是輕松的事情,但現在課程壓縮這么厲害,三年級開始語數英,有時候在學校里,老師拖堂,下課沒有休息時間,中午時間一直在讀書,音樂課,美術課能上課的前提是,需要完成主課的課堂作業。”(11月28日《都市快報》)
余女士在微信群時說,三年級的兒子放學回家后,至少要做3個小時的書面作業,做得快的話10點鐘之前做完,做得慢的話有時做到十一點多鐘,孩子睡眠嚴重的不足。她在微信圈里曬出這張照片,確實讓很多人心酸。
按照國家有關部門的要求,學生每天睡眠時間,小學、初中、高中要分別不少于10小時、9小時、8小時,但現在絕大多數學校都達不到這個要求。近日,武漢ZAKER針對學齡兒童(6-12歲)的睡眠狀況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結果顯示:6%的孩子睡眠時間在10小時以上;32%的孩子睡眠時間為9-10小時;39%的孩子睡眠時間為8-9小時,還有23%的孩子睡眠時間只有7-8小時。也就是說,62%的兒童睡眠時間沒有超過9個小時。這說明,絕大多數學齡兒童都沒有達到國家要求的標準。
學生睡眠不足,嚴重影響了學生的身體健康。但日益加重的學習負擔又不能讓他們睡一個安穩覺。對于學生的身體,很多學校普遍存在著“說起來重要,忙起來次要,干起來不要”的狀況。在當前這種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由于學生的升學只看學習成績不看孩子的身體狀況,這給學校落實學生睡眠的要求帶來很大的障礙。學生的學習負擔不斷加重,每天學生做作業都要做到深更半夜,哈欠連天,有些高年級的學生,每天只能睡三四個小時,抵抗能力嚴重下降。加上一些學校體育設施嚴重缺乏,很多學校取消了體育課,學生戶外活動的時間嚴重不足,結果,升學率是上去了,學生的身體素質卻下降了,培養出的是弱不禁風的書呆子。
余女士曬出“8歲孩子做作業睡著”的照片,該讓有關部門醒醒了。學生的德、智、體全面發展是學校教育的出發點,而身體的健康是德、智發展的基礎。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這個口號不知喊了多少年,有關部門也發了文,提了要求,但都是堅持“一陣子”。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沒有建立健全嚴格的有利于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教育機制,沒有把學生的睡眠達標放在與學生學習成績同等重要的位置。因此,有關部門對如何確保學生有充足的睡眠,不能只滿足于發文,而是應該采取強制措施,特別是要改變現在這種應試教育的方式,要加強素質教育,只有把學生的身體搞好了,基礎打牢了,才能為德、智發展創造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