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山東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當天在校園中舉行“中外美食節”,為中外大學生搭建文化交流平臺,38個國家的260名留學生現場烹飪“舌尖上的世界”。
印度尼西亞的“香蕉巧克力芝士”、白俄羅斯的“風味燒烤”、巴基斯坦的“咖喱飯”、烏茲別克斯坦的“手抓飯”……38個國家的近百道菜肴2日在濟南齊亮相,這些出自赴中國求學留學生之手的地道“家鄉菜”,讓人一日便可嘗遍世界美食。
山東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當天在校園中舉行“中外美食節”,為中外大學生搭建文化交流平臺。38個國家的260名留學生現場烹飪“舌尖上的世界”,中國學生在美食構成的“地圖”中流連,與留學生從美食談到文化,以及未來職業規劃。
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李美麗用一道洋溢著熱帶風情的“香蕉巧克力芝士”征服了各國食客味蕾。李美麗說,美食節為留學生向中國朋友介紹美食和文化創造了機會,她在做菜的過程中思鄉之情也油然而生。完成學業后,她希望回國從事跟漢語相關的工作。
來自白俄羅斯的迪馬在美食節上挑戰了難度較高的風味燒烤,他烤的牛肉串和雞肉串得到人們的贊賞,活動還沒結束就被吃光。“我還品嘗了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同學做的家鄉菜,十分好吃,特別使我感動的是各國同學們的熱情”,迪馬用中文告訴記者。
迪馬認為,世界各國的文化都在不斷積累和更新,留學的優勢在于讓他看到了當代的中國,并在中國結識許多年輕朋友。正在攻讀碩士學位的迪馬,平時不僅學習漢語,更注重了解中國社會生活,拿到漢語碩士學位后,他打算從事漢語教學工作,做一名文化交流使者。
山東師范大學國際教育學院教師韓冠男告訴記者,該校的“中外美食節”已連續舉辦了10屆,規模不斷擴大,參加人數越來越多,海外留學生用美食打開了一扇窗,帶中國大學生看到了文化多元的世界。
韓冠男告訴記者,近兩年來,從印度尼西亞、越南、巴基斯坦、哈薩克斯坦、斯洛伐克、俄羅斯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前來求學的年輕人逐漸增多,“一帶一路”倡議在國際上得到了響應,年輕一代在大學校園中共同學習,有助于增強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