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橙色書包”是公益組織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面向聽障兒童發起的一項活動。項目負責人之一、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助理葉飛告訴新京報記者,活動經費全部來自社會捐贈。
“橙色書包”是公益組織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面向聽障兒童發起的一項活動。項目負責人之一、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助理葉飛告訴新京報記者,活動經費全部來自社會捐贈。從去年4月份至今,一共發放10110個橙色書包,每個成本120元。
網絡截圖橙色書包得到多個“大V”轉發。網絡截圖
受訪者供圖獲得捐贈的聽障兒童背上橙色書包。 受訪者供圖
一個橙色書包,讓連日來的朋友圈成為“橙色海洋”。
18日開始,多位明星、大V通過微博,轉發一則消息,提醒“開車的朋友”,注意禮讓背橙色書包的小朋友,“因為他們患有聽力障礙”。這一呼吁,隨之引發大量轉載。
“橙色書包”是公益組織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面向聽障兒童發起的一項活動。項目負責人之一、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秘書長助理葉飛告訴新京報記者,活動經費全部來自社會捐贈。從去年4月份至今,一共發放10110個橙色書包,每個成本120元。他表示,聽障群體目前仍在就業、婚戀等領域存在被差別對待的問題,而公益組織的工作,就是消除這種認識上的差異感。通過“橙色書包”,最終在全社會形成關愛聽障人群的“橙色關愛文化”。
獲得橙色書包需要申請審核
新京報:“橙色書包”計劃是怎么被提出并實施的?
葉飛:“橙色書包”計劃是中國聽力醫學發展基金會的一個公益品牌,最早是有一位項目部的同事提出這個創意,然后大家在基金會內部進行討論,初步有了一個實施計劃。之后,基金會針對相關聽障兒童康復機構和家長都做了調研,并找了一些公益界的資深人士,以及其他行業的代表,大家一起開了創意座談會,討論出一個最終方案。
調研在2016年1月份進行,正式開始發放書包是2016年4月份。由基金會負責,下屬項目部具體執行。
新京報:第一批“橙色書包”發到了哪里?
葉飛:“橙色書包”面向全國范圍內的康復機構和特殊教育學校發放。第一站我們選擇了在北京和徐州兩個地方,算作一個試點。選擇北京是因為北京的聽力康復機構比較多,水平相對較好,也比較集中。另外,北京的城市比較大,路上車輛比較多,配備“橙色書包”的必要性會高一些。選擇徐州,是因為徐州有一所特殊教育學校申請了特別基金,于是在兒童節前夕進行了發放。
新京報:機構或者學校,如何能夠獲得“橙色書包”?
葉飛:作為康復機構或者學校,首先要向基金會的項目部提交申請表格,成為項目學校或者項目機構。在申請材料中,還需要提供哪些學生需要橙色書包?;饡谑盏缴暾埐牧虾?,會進行機構資質審核,然后再去審核學生名單,進行抽檢。審核通過后,就可以進行書包寄送。
新京報:這些書包從申請到最終到達,需要多長時間?
葉飛:正常的快遞是3天左右,但是比較大件的物品,只能通過物流公司發送。最多一次,發過400多個書包,物流耗時8天左右。審核過程一般是三到五天之內。
新京報:會出現需要 “排隊”申請的情況嗎?
葉飛:發放要根據收到捐贈的情況,制作書包,然后按照申請的順序進行寄送。如果捐贈還沒到,申請又很多,就只能等捐贈進來后再發放了,這種需要“排隊”的情況不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