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們既無物業也沒有保安,這些工作都由學生承擔。”據長沙航院院長朱厚望介紹,人人參加勞動教育是該院辦學以來的傳統,勞動課是該院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學生要畢業,必須勞動課先合格。
每天上午8時許,一群身著制服佩戴胸卡的學生就會準時出現在長沙航空職業技術學院(簡稱長沙航院)宿舍樓、圖書館、辦公樓等多個場所,拿著掃把、撮箕、垃圾桶等工具在校園里打掃衛生。加上由學生站崗執勤的校門,成為該院獨特一景。
“我們既無物業也沒有保安,這些工作都由學生承擔。”據長沙航院院長朱厚望介紹,人人參加勞動教育是該院辦學以來的傳統,勞動課是該院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學生要畢業,必須勞動課先合格。
據了解,長沙航院學子在3年的學習生涯中,第一、三、五學期均安排有勞動課,每次課時為一周,學分為4.5分。勞動周期間,學生沒有文化學習任務。且其勞動教育課成績直接與優秀大學生評定、國家獎助學金等掛鉤。
該院士官學員的勞動課內容則是站崗、執勤、巡邏,扮演著“安全衛士”的角色。作為全軍唯一一所國民教育性質的普通高校,該院校內每天設有3個崗哨,每個崗哨有兩名身著軍服的學生行軍姿站崗,配合登記進出入人員、車輛,同時設3組巡邏隊由保衛處老師帶隊定時巡邏,日夜守衛著學院安全。
作為“準”士官的學員們進行嚴格的稍息、立正、停止間舉手禮等培訓后,模擬軍隊編制進行站崗執勤。來往人員在他們的敬禮中,感受著莊嚴和規范。
“不少大一新生會覺得有點累和無聊。但只有自己參與打掃了,才知道不講衛生會給別人帶來很大麻煩。”該院通航1402班學生趙博說。在勞動實踐中,趙博表示自己很能體會“愛崗敬業、嚴謹專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不勞動,不動手,哪能出一手好活。”
和趙博一同參與勞動實踐的李奪則表示,此番體驗不僅讓他更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了,也會不自覺地監督他人。
該院學生如此,教師也不例外。早上來到學校,朱厚望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打掃自己的辦公室,曾有學生主動提出幫忙打掃被他婉拒。“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勞動是光榮的。”(通訊員 張少利 王婧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