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日前報道,北京房山公安分局以涉嫌《刑法》第338條污染環境罪,將城關街道田各莊村東一處養殖場,私埋暗管排放污水的劉某刑事拘留;對張某等12名養殖戶依據《環保法》第63條第三款規定,通過暗管、滲坑等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污染物,裁定行政拘留5日。筆者認為,房山公安分局采取的這一強制措施,必將帶動周邊環境的改善,為改變農村環境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也更應引起隨意向外排放養殖廢水,污染周邊環境養殖戶的警覺。
如今,農村各地養殖業發展迅速,許多養殖戶貪圖暴利,只顧眼前利益沒有環境保護意識,隨意在自己的承包地里,未經批準就隨意亂圈亂占一塊地方進行養豬養羊、養鴨養雞,既沒有環評也沒有許可證明,更沒有衛生防疫、食品監督的監管,畜禽糞便垃圾未經任何防污設施處理任其排放,夏季糞水四溢外流,臭氣熏天,氣味刺鼻,周圍環境污染嚴重,直接影響附近居民日常生活的質量,農民群眾怨聲載道。所以,對農村這樣“散亂污”的養殖戶應引起警覺,必須叫停拆除。
為此,農村各地要引此為戒,迅速掀起治理養殖戶,保護環境的熱潮。一是加大宣傳力度,以此為典型案例,說服教育養殖戶,簽訂協議,限制時間,停止和關閉養殖廠。二是周密細致排查轄區內所有的養殖戶。對無證經營、污染嚴重不聽勸阻養殖戶的依法采取措施,并堅決拆除恢復耕地。三是對規模化養殖場,嚴格按照一系列無害化處理標準實施,切實保護好碧水藍天。(高軍)
夏季是食品安全問題高發期,在外進行就餐如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并讓醫生開具診斷證明。在餐廳就餐時一定要索取發票,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分歧。
天貓超市銷售的標稱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開心果,霉菌檢出值比國家標準高出1.8倍。
近日,記者走訪京城多家海鮮市場發現,商家通過綁吸水皮筋、極粗塑料繩和使用海鮮專用塑料袋等多種手法“花式”加重,消費者稀里糊涂就為這些東西買了單。專家認為,這類“潛規則”是不理性競爭的后果。律師認為,商家做法涉嫌欺詐,消費者可索賠。
在家附近小超市購買的“正林大師開心果”袋內有一根五六厘米長的“雞毛”,十分倒胃口。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監督抽檢保健食品106批次樣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03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