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科技部發布《“十三五”食品科技創新專項規劃》推動食品產業從數量增長向提質增效轉變
6月5日從科技部官網獲悉,為推動我國食品科技創新和產業化發展,近日,科技部發布了《“十三五”食品科技創新專項規劃》。《規劃》提出到2020年,我國食品科技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支撐能力顯著提高,食品生物工程、食品綠色制造、食品安全保障等領域科技水平進入世界前列,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大成果,科技對食品產業發展的貢獻率超過60%。依靠科技進步,實現規模以上食品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突破15萬億元,預期年均增長7%左右,工業食品的消費比重全面提升,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家競爭力的知名品牌、跨國公司和產業集群,推動食品產業從注重數量增長向提質增效全面轉變。
《規劃》針對我國食品科技創新發展所面臨的新挑戰和新需求,全面統籌規劃,整體部署實施。重點發展食品高新技術產業,提升食品產業競爭力;優化食品科技創新平臺布局,培養食品科技人才,提升食品科技創新能力;推進食品產業科技發展,構筑食品科技創新先發優勢;加強全鏈條過程控制,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國際合作交流水平,增強自主研發能力與國際競爭力;強化技術成果轉化服務,實現科研成果產業化。
在發展食品高新技術產業方面,一是要加快食品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推進科技和產業深度融合;二是要推進食品綠色制造,優化產業結構和區域布局;三是要增強食品科技創新,培育食品新業態和新興產業;四是要強化食品品牌建設,促進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在推進食品產業科技發展方面,圍繞食品產業發展新趨勢和新需求,按應用基礎研究、核心技術與裝備創制、典型應用示范系統化、全鏈條布局,一體化實施的總體思路,凝練和聚焦了具有緊迫性和全局性的重大需求,充分考慮了與“十二五”的有效延續和持續支持,體現了具有前沿性、前瞻性、戰略性和可操作性。著重體現了均衡營養、方便特色、高效智能、綠色低碳和創新設計五大具體目標,重點在加工制造、機械裝備、食品安全、冷鏈物流、營養健康和顛覆性技術等主要領域,凝練具體項目和任務。
在增強食品安全保障能力方面,明確提出了一是要深化基礎研究,強化源頭治理;二是要加強風險評估,完善技術標準;三是要創新檢測手段,推動智能監管;四是要突出過程控制,支撐產業發展;五是要強化科技示范,推進社會共治。
破除舌尖上的謠言不僅需要普及食品安全知識,筑牢食品安全防線,增加食品安全信心,更需要廣大群眾不信謠、不傳謠的定力。這不僅僅是一種定力,更是一種智慧。
營造食品安全放心消費環境離不開全社會共同的努力。讓我們凝聚同心,攜手共治,從自身做起,從現在做起,科學、理性、積極、有序地參與到食品安全社會管理中來,推動形成政府、企業、行業組織、新聞媒體、消費者“五位一體”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新格局,共同捍衛“舌尖上的安全”。
6月1日,記者從省食藥監局獲悉,為督促食品生產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保障公眾“舌尖上的安全”,該局制定了《河南省食品生產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暫行規定》(以下簡稱《規定》),目前已發布實施。《規定》明確要求,食品生產企業應在原料控制、生產關鍵環節控制、檢驗控制以及運輸和交付控制等重要環節的關鍵崗位配備食品安全管理人員。
5月22日下午,省長陳潤兒到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調研,并召開專題會議,聽取全省食品安全工作匯報。會前,陳潤兒一行對省食品藥品檢驗所、省醫療器械檢驗所進行了考察。
若是一些人過于盲從與盲目,便很可能吃虧。對待“進口食品”,還是應與對待國產食品一樣,保持必要的警惕性與鑒別性,唯此,才能避免成為不安全食品的受害者。
修訂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力爭在年內完成——這是近日印發的國務院2017年立法工作計劃中所定的目標。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按照《食品補充檢驗方法工作規定》有關規定,批準發布了《食品中西布曲明等化合物的測定》《原料乳及液態乳中舒巴坦的測定》《豆芽中植物生長調節劑的測定》等3項食品補充檢驗方法。
據國家食藥監總局網站消息,近日,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領導小組辦公室與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以下簡稱中咨公司)簽署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國家層面公示評議工作合作協議,確定中咨公司為第三方評價機構,對首批試點城市開展第三方公示評議工作。據悉,首批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名單將于今年6月前公布。
國務院食安辦主任、國家食藥監總局局長畢井泉介紹了我國食品藥品安全監管工作情況,并就如何粉碎食品謠言、奶粉抽檢情況怎樣、外賣如何監管、中成藥名字為何要整頓等問題進行了回應。
2月26日,記者從市食藥監局了解到,在“三大整治”攻堅戰中,全市背街小巷、城鄉環境食品安全綜合整治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據悉,全市食藥監部門檢查各類食品經營戶5346戶次,檢查背街小巷116條,城鄉接合部26條。此外檢查小作坊139戶、銷售店387戶、小餐飲店662戶、保健品店23戶,先后取締無證經營店鋪79戶,責令停產停業8戶。
“平安校園”創建工作是學校高度重視的一項常規工作,伴隨著新學期的開始,各項安全管理工作同時啟動,確保學校教育教學工作順利進行。
“我買了一袋面粉,不知道里邊含不含面粉增白劑,你們能不能幫我檢測一下?”“我剛買了毛蝦,感覺分量不足,能不能用你們的公平秤幫我稱一下?”“聽說你們這里可以年報,我不會用電腦,能不能幫我現場做年報……”日前,在河北唐山市曹妃甸區唐海鎮大集上,一群農民朋友你一言我一語爭先恐后地向市場監管人員咨詢著。這熱鬧的一幕,是曹妃甸區市場監管局服務直通車活動中的一個場景。
可以說,雅士利在中新食品貿易及乳制品質量安全管控方面做出突出貢獻,是兩國經貿合作的典范,有利于兩國未來合作前景的建設。
2月17日下午,中國食品安全30人論壇2017年年會在京召開,來自政府部門、高校、企業、媒體和行業協會的20多位知名專家學者就食品安全綜合治理的熱點難點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郭文奇出席會議并發表講話。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網絡餐飲服務監督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明確利用互聯網提供餐飲服務的,應當具有實體店鋪并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
夏季是食品安全問題高發期,在外進行就餐如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并讓醫生開具診斷證明。在餐廳就餐時一定要索取發票,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分歧。
天貓超市銷售的標稱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開心果,霉菌檢出值比國家標準高出1.8倍。
近日,記者走訪京城多家海鮮市場發現,商家通過綁吸水皮筋、極粗塑料繩和使用海鮮專用塑料袋等多種手法“花式”加重,消費者稀里糊涂就為這些東西買了單。專家認為,這類“潛規則”是不理性競爭的后果。律師認為,商家做法涉嫌欺詐,消費者可索賠。
在家附近小超市購買的“正林大師開心果”袋內有一根五六厘米長的“雞毛”,十分倒胃口。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監督抽檢保健食品106批次樣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03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