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21日據豬場動力網統計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6.94元/斤,較昨日下跌0.01元/斤,較去年同期9.23元/斤下跌2.3元。各省均價:黑龍江6.9、吉林6.9、遼寧6.7、河北6.9、天津7.0、北京6.8、山西6.9、山東7.0、安徽7.0、江蘇7.1、上海7.2、福建7.4、廣東7.0、海南7.0、河南6.9、江西7.0、湖北6.9、湖南6.9、陜西6.9、云南6.9。今日全國27省、直轄市范圍內,共計6省份豬價上漲,20省份豬價下跌。全國最高價為浙江,較昨日下跌0.06元/公斤于14.42元/公斤;全國最低價為新疆,較昨日上漲0.05元/公斤于13.53元/公斤。重慶與昨日持平。
今日部分地區豬價:四川6.7-6.9元/斤,河南6.6-6.9元/斤,江西6.8-7.0元/斤,廣東7.0-7.2元/斤,湖南6.6-6.8元/斤,山東6.9-7.1元/斤,湖北6.6-6.8元/斤,河北6.7-7.0元/斤,北京6.8-7.1元/斤,遼寧6.5-6.8元/斤。
居民對豬肉消費減弱 豬價震蕩下跌,消費疲軟 豬價整體偏弱 部分規模場豬價下調,供應量增加 結算價回落
今日全國瘦肉型豬的出欄均價小幅下跌,多省生豬的出欄價格回落。其中,北京、江西、四川地區豬價跌幅較大,下跌0.2-0.3元/公斤,遼寧、河北、山西、山東、江蘇、河南等地豬價回落0.1元/公斤,黑龍江豬價出現微幅上漲,其余地區多維持穩定。今日全國瘦肉型豬的出欄均價最高在福建,均價14.8元/公斤,最低在遼寧,均價13.33元/公斤。
東北、華北、西南:整體穩定。市場豬源供應充足,規模養殖廠帶頭降價,本地企業收購并無壓力,但優質豬源偏少,企業多要求優質豬,因此壓價相對謹慎。但整體有易漲難跌。
華東、華中:整體穩定。目前部分規模化養殖場出欄量有增加,導致養殖戶跟風出欄,屠宰企業收購順暢,加之部分企業屠宰利潤低下,有的處于盈虧持平,因此企業壓價意圖較重。
國內豬價延續小幅調整的走勢,已經跌至6月底的水平,高溫天氣,蔬菜水果對豬肉的替代作用增強,抑制豬肉消費需求,屠宰企業下游產品走貨不暢,屠宰量下滑,湖南、湖北等部分規模大場下調0.2元/公斤左右。豬價持續下滑,持續打壓養殖戶的心理預期,加之高溫天氣,飼養管理難度增加,使得養殖戶出欄積極性增強。短期來看,預計短期國內豬價仍將以小幅下降行情為主,但生豬市場整體供應量有限,預計豬價的降幅不會太大。
部分規模化養殖場出欄量增加,豬源供應充足,屠宰企業收購無壓力,加之需求不佳,企業壓價意圖仍在。預計短期結算價穩定為主,局部仍有小降。
豬價持續震蕩下跌。天氣炎熱,居民消費傾向蔬菜水果一類,而夏季上市果蔬品類較多,價格便宜,加之近期特種水產品大量上市,居民對豬肉需求量明顯減弱,與我們預測的7月豬價將再度經歷一次低幅度調整的預期相符。目前,養殖戶出欄積極性尚可,但優質豬源仍偏緊,屠宰企業壓價力度不會太大,短期以穩中偏弱調整為主。
本周從中央到地方都有強調保證生豬供應的聲音傳出
2017年7月20日據統計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6.95元/斤,較昨日下跌0.02元/斤,較去年同期9.34元/斤下跌2.39元。
春節前,生豬價格整體延續著2016年四季度行情走勢,并且持續保持小幅上漲,達到了9元的高位。但是春節過后,也就是從2月份開始,豬價開始持續深度走低,尤其是進入5月份之后全國豬價普跌,跌速明顯加快,月累計跌幅超過13,豬價跌破成本線,跌至6.5元以下。
河南地區豬價呈現穩定為主。2、河南地區屠宰企業品種豬采購價穩中有跌,品種豬主流收購價格在6.7-7.05元/斤。
今日部分地區豬價:四川6.7-6.9元/斤,河南6.8-7.1元/斤,江西6.9-7.1元/斤,廣東7.0-7.2元/斤,湖南6.7-6.9元/斤,山東7.0-7.2元/斤,湖北6.8-7.0元/斤,河北6.8-7.1元/斤,北京6.8-7.1元/斤,遼寧6.7-7.0元/斤。
對比養殖企業的出欄價可知,白條豬批發銷售的利潤有限;而在終端的商超渠道中,一些特殊品類和品類辨識度高的豬肉產品的售價,要高于其它“平庸”的豬肉產品。
上階段全國豬價主體穩定,華東和西南豬價小幅調升。東北豬價穩定,屠企收購不暢,終端需求不佳制肘豬價上行。
到底是什么原因打壓了“二師兄”的身價?在業內人士看來,豬肉市場是有一定周期的。目前能繁母豬的數量還處于近年的歷史低位,直接影響著市場的供求關系。“能繁母豬越多,繁殖速度也就越快,存欄量就增長得快!”一業內人士表示,除此之外,飼料價格便宜、生豬進口量快速增長等也都是拉低豬肉價格的主要因素。
豬肉價格在連續5個月下跌之后,近來企穩回升。據農業部500個集貿市場監測,我國豬肉價格2016年12月份第4周為每公斤28.33元,環比漲0.3%,同比漲5.7%;12月份全國玉米價格為每公斤1.95元,環比漲1.0%,漲幅低于生豬價格漲幅,推動豬糧比價較上月提高0.20個點,達到8.95比1,養殖戶獲利豐厚。
肉價單月上漲30%,生豬價格創五年來歷史高點,猴年里的“二師兄”出盡了風頭。
業內人士稱,超市豬肉價格由于精細化運營,相對比較穩定,但農貿市場豬肉價格與白條豬批發價聯動更強。
豬肉價格“反常”暴漲,引發關注。而之所以說反常,是因為一般歷年春節過后,都會出現一波物價回落,而今年卻相反;而且,二三月份是豬肉需求消費淡季,肉價下降是常態,而今年卻反常態上漲。
8月底,肋條最低價達到了15元/斤,最高價則為17元/斤,豬五花肉均價17元/斤。據了解,最近豬肉價格不斷上漲,主要與天氣的轉涼以及大型院校的開學,豬肉的消費量持續增加有關。
6月4日,豬肉價格上漲;禽蛋價格穩中有漲;牛羊肉價格穩中有降;蔬菜、水果、水產品、食用油價格略有波動;成品糧、奶類價格基本穩定。
有機構預測,最快下月,央行就可能再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甚至貸款利率。
夏季是食品安全問題高發期,在外進行就餐如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并讓醫生開具診斷證明。在餐廳就餐時一定要索取發票,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分歧。
天貓超市銷售的標稱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開心果,霉菌檢出值比國家標準高出1.8倍。
近日,記者走訪京城多家海鮮市場發現,商家通過綁吸水皮筋、極粗塑料繩和使用海鮮專用塑料袋等多種手法“花式”加重,消費者稀里糊涂就為這些東西買了單。專家認為,這類“潛規則”是不理性競爭的后果。律師認為,商家做法涉嫌欺詐,消費者可索賠。
在家附近小超市購買的“正林大師開心果”袋內有一根五六厘米長的“雞毛”,十分倒胃口。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監督抽檢保健食品106批次樣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03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