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12日據豬場動力網統計全國瘦肉型豬出欄均價7.02元/斤,較昨日下跌0.04元/斤,較去年同期9.38元/斤下跌2.36元。各省均價:黑龍江6.8、吉林7.0、遼寧6.8、河北7.2、天津7.0、北京6.9、山西7.1、山東7.2、安徽7.1、江蘇7.1、浙江7.3、上海7.3、福建7.4、廣東7.1、海南7.0、河南7.0、江西7.1、湖北6.9、湖南6.9、陜西6.7、四川6.9、云南7.0。今日全國27省、直轄市范圍內,共計15省份豬價上漲,9省份豬價下跌。全國最高價為浙江,較昨日上漲0.05元/公斤于14.61元/公斤;全國最低價為新疆,較昨日上漲0.03元/公斤于13.28元/公斤。遼寧、內蒙古、廣西與昨日持平。
今日部分地區豬價:四川6.7-6.9元/斤,河南6.8-7.1元/斤,江西6.9-7.1元/斤,廣東7.0-7.2元/斤,湖南6.7-6.9元/斤,山東7.0-7.2元/斤,湖北6.8-7.0元/斤,河北6.8-7.1元/斤,北京6.8-7.1元/斤,遼寧6.7-7.0元/斤。
短期豬價漲跌兩難 下半月上漲通道或有望逐步開啟,豬價在14元/公斤附近調整 東北、華北局部回調,頭伏或拉動需求 結算價有小漲可能
全國瘦肉型豬的出欄均價較昨日小幅下跌,分地區來看,多省豬價保持平穩震蕩,局部地區豬價小幅下跌。其中,豬價的跌勢,主要集中在東北、華北地區,黑龍江、吉林、天津地區豬價下跌0.2元/公斤,北京下跌0.1元/公斤,北方其余各省份多保持平穩調整,遼寧、山東微漲;南方地區豬價基本保持平穩震蕩,波動不大。今日全國瘦肉型豬的出欄均價最高在福建,均價14.8元/公斤,最低在陜西,均價13.31元/公斤。
豬價震蕩調整,白條豬價格無好轉,市場基礎不穩,豬價震蕩不止,漲跌兩難。據最新氣象預報,未來10天我國將迎來今年來范圍最廣、強度最強高溫天氣,最強時段預計全國高溫面積可達364萬平方公里,將覆蓋21個省份,屆時市場豬肉需求將進一步下降,同時市場對優質豬源的需求也將越強烈,雖目前市場仍有部分大體重豬,但在經歷近期的出欄后,大體重豬占比下降也較明顯,預計7月下半月到8月上旬期間,豬價或有望逐步開啟上漲通道。
東北、華北:整體穩定,局部小漲。東北遼寧、吉林穩定,黑龍江因為降雨影響,收購難度增加,企業收購難度有增加,因此提價收豬,未來黑龍江仍有降雨,結算價不乏小漲。華北整體穩定,目前企業要求質量好的豬,對低質量的豬進行扣款和降價,收購并無較大壓力,結算價暫時穩定。
華東、華中:整體回落,局部小漲。山東、河南小降,市場豬源供應相對充足,企業收購順暢,壓價心態加重,今晚有繼續壓價可能。蘇皖回落,本地規模場價格出現回落,引發市場豬價回落,收購難度降低,結算價回落。兩湖小漲,實際價格變化不大,目前市場供需僵持,企業結算價暫時穩定。
西南:小幅回落。屠宰企業收購難度降低,壓價意向較重,有繼續降價的可能。
豬源供應有一定增加,企業收購難度好轉,但多要求質量較高的豬,對低質量豬源壓價明顯。但開始進入頭伏,需求將有小幅提升,預計短期結算價格穩中伴小漲。
整體來看,近兩日的高溫酷暑天氣,對當前的市場影響較大,豬肉消費清淡,屠宰企業適重豬源采購難度不大,有壓價態勢,個別大場有主動下調豬價的現象,但市場豬源供應量亦不多,供需僵持態勢非常明顯,豬價整體平穩調整。從各地豬價的分布來看,當前南北方豬價的價差明顯縮窄,各省瘦肉型豬的出欄均價多在6.8-7.3元/斤左右,加之當前的高溫天氣,對生豬的調運極其不利。短期來看,市場供需僵持局面延續,豬價很難大幅上漲,預計將延續震蕩調整走勢。
對比養殖企業的出欄價可知,白條豬批發銷售的利潤有限;而在終端的商超渠道中,一些特殊品類和品類辨識度高的豬肉產品的售價,要高于其它“平庸”的豬肉產品。
上階段全國豬價主體穩定,華東和西南豬價小幅調升。東北豬價穩定,屠企收購不暢,終端需求不佳制肘豬價上行。
到底是什么原因打壓了“二師兄”的身價?在業內人士看來,豬肉市場是有一定周期的。目前能繁母豬的數量還處于近年的歷史低位,直接影響著市場的供求關系。“能繁母豬越多,繁殖速度也就越快,存欄量就增長得快!”一業內人士表示,除此之外,飼料價格便宜、生豬進口量快速增長等也都是拉低豬肉價格的主要因素。
豬肉價格在連續5個月下跌之后,近來企穩回升。據農業部500個集貿市場監測,我國豬肉價格2016年12月份第4周為每公斤28.33元,環比漲0.3%,同比漲5.7%;12月份全國玉米價格為每公斤1.95元,環比漲1.0%,漲幅低于生豬價格漲幅,推動豬糧比價較上月提高0.20個點,達到8.95比1,養殖戶獲利豐厚。
肉價單月上漲30%,生豬價格創五年來歷史高點,猴年里的“二師兄”出盡了風頭。
業內人士稱,超市豬肉價格由于精細化運營,相對比較穩定,但農貿市場豬肉價格與白條豬批發價聯動更強。
豬肉價格“反常”暴漲,引發關注。而之所以說反常,是因為一般歷年春節過后,都會出現一波物價回落,而今年卻相反;而且,二三月份是豬肉需求消費淡季,肉價下降是常態,而今年卻反常態上漲。
8月底,肋條最低價達到了15元/斤,最高價則為17元/斤,豬五花肉均價17元/斤。據了解,最近豬肉價格不斷上漲,主要與天氣的轉涼以及大型院校的開學,豬肉的消費量持續增加有關。
6月4日,豬肉價格上漲;禽蛋價格穩中有漲;牛羊肉價格穩中有降;蔬菜、水果、水產品、食用油價格略有波動;成品糧、奶類價格基本穩定。
有機構預測,最快下月,央行就可能再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甚至貸款利率。
由于豬肉價格對物價水平的影響較大,中國之前的通脹多半是由豬肉價格上漲引發的“豬通脹”,難怪近期豬肉價格的明顯回升會引發一些人的擔憂。
據分析,5月上旬,鮮菜價格趨穩,生豬價格企穩回升,農產品批發價格將快速反彈,食品價格降幅收窄的可能性大。“上周豬肉價格突然猛漲,來源于生豬養殖場的惜售和屠宰場的壓貨。
昨日,據省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對我省18個省轄市30種主要食品價格調查監測,進入5月,應季蔬菜價格普遍持續下跌,豬肉、雞蛋價格大幅上漲。據省商務廳監測,上周我省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平穩,豬肉價格連續四周反彈,但漲勢繼續趨緩,預計后期我省豬肉價格將在現有價位震蕩運行。
昨日,據省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對我省18個省轄市30種主要食品價格調查監測,進入5月,應季蔬菜價格普遍持續下跌,豬肉、雞蛋價格大幅上漲。據省商務廳監測,上周我省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平穩,豬肉價格連續四周反彈,但漲勢繼續趨緩,預計后期我省豬肉價格將在現有價位震蕩運行。
進入5月以來,豬肉價格持續上漲,成為媒體、政府、社會關注的焦點,也牽動著民眾的敏感神經。在馮永輝看來,目前是豬肉消費淡季,肉價處于弱勢震蕩期,預計6月下旬到7月期間,豬肉價格將會進入下行通道,8月季節性因素將減弱,豬肉價格將迎來恢復性上漲。
夏季是食品安全問題高發期,在外進行就餐如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并讓醫生開具診斷證明。在餐廳就餐時一定要索取發票,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分歧。
天貓超市銷售的標稱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開心果,霉菌檢出值比國家標準高出1.8倍。
近日,記者走訪京城多家海鮮市場發現,商家通過綁吸水皮筋、極粗塑料繩和使用海鮮專用塑料袋等多種手法“花式”加重,消費者稀里糊涂就為這些東西買了單。專家認為,這類“潛規則”是不理性競爭的后果。律師認為,商家做法涉嫌欺詐,消費者可索賠。
在家附近小超市購買的“正林大師開心果”袋內有一根五六厘米長的“雞毛”,十分倒胃口。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監督抽檢保健食品106批次樣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03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