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價格動蕩的生豬養殖市場,再次讓行業從業者遇到“糾結”的時點。“上半年生豬價格震蕩下跌,5月底降至兩年來最低點,雖自繁自養場尚有盈利,但育肥戶陷入虧損,豬料比系統下,頭均約虧損50元。”卓創資訊最新的研報指出。
有行業人士在和《證券日報》記者交流時亦提及,目前生豬銷售價格已跌至“中小養殖企業的盈虧平衡線。”
消費市場來看,《證券日報》記者在7月9日走訪北京新發地市場及部分超市時得知,新發地7月9日的白條豬售價在16元/公斤至19元/公斤之間,對比養殖企業的出欄價可知,白條豬批發銷售的利潤有限;而在終端的商超渠道中,一些特殊品類和品類辨識度高的豬肉產品的售價,要高于其它“平庸”的豬肉產品。
1供需失衡
卓創資訊的研報稱,今年上半年,國內生豬價格震蕩下跌,6月30日全國外三元出欄均價為13.88元/公斤,較年初下降4.26元/公斤,降幅為23.48%,較去年同期下降26.33%。其中5月下旬降至兩年以來最低水平,均價為12.90元/公斤,較年初下跌28.89%,同比下跌8.28元/公斤。
對于價格持續下跌的原因,研報認為,“上半年豬價跌勢難止,供需失衡是主因,期間雖有小幅反彈,但因需求低迷,供應逐漸恢復,豬價連續震蕩下跌”。
從擁有生豬養殖業務的上市公司發布的數據來看,進入今年6月份,生豬價格下降,價格為13元/公斤至14元/公斤之間。
對于抗風險高的規模養殖企業而言,13元/公斤至14元/公斤的銷售價格尚有利潤,贏眾投創始人王冠對《證券日報》記者提及,“此前價格跌破過養殖散戶成本價,最近價格處在養殖散戶的盈虧平衡點,但規模化企業仍然有利潤,可以平穩渡過養殖周期”。
2生豬養殖市場的變化,也使得仔豬銷售隨之變動
據卓創資訊監測,目前國內15公斤外三元仔豬售價多在600元-630元/頭。6月份-7月份補欄仔豬,則該批仔豬出欄時的時間段是10月份-11月份,但國內生豬養殖業者對上述月份的生豬行情并不看好,因此育肥戶多持觀望心態。
根據當前仔豬價格推算,養殖場現在售賣仔豬的盈利高、風險小,而留作場內育肥的風險則會擴大,因此仔豬市場賣方出售仔豬的意愿較高。賣方積極而買方觀望,仔豬市場較為尷尬。短期的仔豬價格受生豬價格支撐或平穩運行,但銷量仍難有明顯好轉。
3生豬供應量增加
年初,養殖戶看好2017年二季度市場行情,大量補欄仔豬,導致年中生豬供應量明顯增加;此外,養殖戶對2017年5月份盈利預期偏高,3月份增加80公斤-100公斤中豬進行二度育肥;而2017年延續了2016年的豬場清理,豬場清理力度增強,南方養殖向主糧主產區轉移,這一舉措使得合規程度不夠的企業、有轉移必要的企業出現了集中出欄的現象。
4相比供應量的增加,市場需求端卻一直疲軟
卓創資訊研報稱,上半年為消費淡季,加之節假日對豬肉消費提振作用有限,屠宰企業以鮮銷為主,且銷售壓力偏大,豬肉價格下降反向影響生豬價格下滑。另外,二季度消費市場偏好瘦肉型豬,但前期養殖戶壓欄惜售,導致體重偏大豬供應量明顯增加,價格率先下降,拉低適重豬價格。
綜合因素影響之下,生豬養殖戶由盈轉虧,而豬價下跌,卻對屠宰企業形成兩方面的利好,養殖戶賣跌不賣漲,價格下跌,養殖戶出欄積極性提高,屠宰廠收購難度降低;生豬是重要原料,原料成本降低,利于減輕生產壓力。原料成本降低的背景下,屠宰企業調整產品結構,主動增加凍品庫存。
綜合來看,目前生豬養殖在2017年全年,或將難有明顯起色。“供應面來看,根據養殖周期,2016年下半年中大型養殖場擴繁的種豬產能將于2017年下半年開始釋放,且今年3月份-5月份仔豬價格下滑后,養殖戶補欄積極性提高,雙方面影響下下半年生豬供應量較充足。需求面來看,下半年逐漸進入消費旺季,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屠宰企業銷售壓力,但支撐力度不強。預計2017年下半年豬價會呈現先漲后跌的走勢,整體或以盤整為主。”卓創資訊方面稱。
上階段全國豬價主體穩定,華東和西南豬價小幅調升。東北豬價穩定,屠企收購不暢,終端需求不佳制肘豬價上行。
到底是什么原因打壓了“二師兄”的身價?在業內人士看來,豬肉市場是有一定周期的。目前能繁母豬的數量還處于近年的歷史低位,直接影響著市場的供求關系。“能繁母豬越多,繁殖速度也就越快,存欄量就增長得快!”一業內人士表示,除此之外,飼料價格便宜、生豬進口量快速增長等也都是拉低豬肉價格的主要因素。
豬肉價格在連續5個月下跌之后,近來企穩回升。據農業部500個集貿市場監測,我國豬肉價格2016年12月份第4周為每公斤28.33元,環比漲0.3%,同比漲5.7%;12月份全國玉米價格為每公斤1.95元,環比漲1.0%,漲幅低于生豬價格漲幅,推動豬糧比價較上月提高0.20個點,達到8.95比1,養殖戶獲利豐厚。
肉價單月上漲30%,生豬價格創五年來歷史高點,猴年里的“二師兄”出盡了風頭。
業內人士稱,超市豬肉價格由于精細化運營,相對比較穩定,但農貿市場豬肉價格與白條豬批發價聯動更強。
豬肉價格“反常”暴漲,引發關注。而之所以說反常,是因為一般歷年春節過后,都會出現一波物價回落,而今年卻相反;而且,二三月份是豬肉需求消費淡季,肉價下降是常態,而今年卻反常態上漲。
8月底,肋條最低價達到了15元/斤,最高價則為17元/斤,豬五花肉均價17元/斤。據了解,最近豬肉價格不斷上漲,主要與天氣的轉涼以及大型院校的開學,豬肉的消費量持續增加有關。
6月4日,豬肉價格上漲;禽蛋價格穩中有漲;牛羊肉價格穩中有降;蔬菜、水果、水產品、食用油價格略有波動;成品糧、奶類價格基本穩定。
有機構預測,最快下月,央行就可能再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甚至貸款利率。
由于豬肉價格對物價水平的影響較大,中國之前的通脹多半是由豬肉價格上漲引發的“豬通脹”,難怪近期豬肉價格的明顯回升會引發一些人的擔憂。
商務部研究院消費經濟研究部副主任趙萍說,歷來農副產品都有大小年之說,目前國家要做的就是充分發揮收儲功能,防止豬肉價格進一步大跌。 新發地農副產品批發市場統計部劉通證實了大家的反映,豬肉價格的確在跌,可謂是“跌跌不休”。
據分析,5月上旬,鮮菜價格趨穩,生豬價格企穩回升,農產品批發價格將快速反彈,食品價格降幅收窄的可能性大。“上周豬肉價格突然猛漲,來源于生豬養殖場的惜售和屠宰場的壓貨。
昨日,據省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對我省18個省轄市30種主要食品價格調查監測,進入5月,應季蔬菜價格普遍持續下跌,豬肉、雞蛋價格大幅上漲。據省商務廳監測,上周我省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平穩,豬肉價格連續四周反彈,但漲勢繼續趨緩,預計后期我省豬肉價格將在現有價位震蕩運行。
昨日,據省地方經濟社會調查隊對我省18個省轄市30種主要食品價格調查監測,進入5月,應季蔬菜價格普遍持續下跌,豬肉、雞蛋價格大幅上漲。據省商務廳監測,上周我省生活必需品市場運行平穩,豬肉價格連續四周反彈,但漲勢繼續趨緩,預計后期我省豬肉價格將在現有價位震蕩運行。
進入5月以來,豬肉價格持續上漲,成為媒體、政府、社會關注的焦點,也牽動著民眾的敏感神經。在馮永輝看來,目前是豬肉消費淡季,肉價處于弱勢震蕩期,預計6月下旬到7月期間,豬肉價格將會進入下行通道,8月季節性因素將減弱,豬肉價格將迎來恢復性上漲。
夏季是食品安全問題高發期,在外進行就餐如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并讓醫生開具診斷證明。在餐廳就餐時一定要索取發票,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分歧。
天貓超市銷售的標稱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開心果,霉菌檢出值比國家標準高出1.8倍。
近日,記者走訪京城多家海鮮市場發現,商家通過綁吸水皮筋、極粗塑料繩和使用海鮮專用塑料袋等多種手法“花式”加重,消費者稀里糊涂就為這些東西買了單。專家認為,這類“潛規則”是不理性競爭的后果。律師認為,商家做法涉嫌欺詐,消費者可索賠。
在家附近小超市購買的“正林大師開心果”袋內有一根五六厘米長的“雞毛”,十分倒胃口。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監督抽檢保健食品106批次樣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03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