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秦英林:從22頭豬養起的“河南首富”《拜豬文》懷著對豬深深的感恩
不懂感恩的人,是最不受尊重的人。他就是要通過拜豬,讓員工感恩豬。因為豬,讓他們走上了富裕,獲得了幸福;因為豬的一生,是傻乎乎的一生,是樂呵呵的一生,是默默無聞的一生,是不求索取的一生,是不求回報的一生,是給人帶來豐盛幸福的一生。所以,秦英林要讓他旗下的員工通過學習豬來悟做人、悟做事、悟人生、悟感恩、悟擔當、悟奉獻。——秦英林
秦英林已是第三次成為河南首富。而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秦英林展現的企業家精神讓人感動。他對社會、對人民、對國家的責任,造福社會、勇于擔當的價值觀,讓人肅然起敬。
“內方外正”秦英林
提起秦英林,人們已經不再陌生。最新福布斯2017華人富豪榜,秦英林以凈資產20億美元位列191位,再次成為河南首富。這是秦英林近三年來再次成為福布斯富豪榜河南首富,加上上次胡潤富豪榜排名,秦英林已是第三次成為河南首富。
秦英林的成功絕非偶然。秦英林的成功,有天時、地利,也有人和。這天時、地利、人和是秦英林用心默默實踐的結果,是秦英林引領牧原人拼搏創造的結果。在創造財富的過程中,秦英林展現的企業家精神讓人感動。他對社會、對人民、對國家的責任,造福社會、勇于擔當的價值觀,讓人肅然起敬。
從22頭豬養起的“河南首富”
秦英林,1965年出生于河南省南陽市內鄉縣,讓父母過上好日子是秦英林從懂事起就有的念想。上高中時秦英林就想幫父母養豬,卻被望子成龍的父母趕回了學校。考大學時,秦英林沒聽老師的勸告,放棄了可以上更好大學的機會,所有志愿都與養豬有關,最終如愿以償考入河南農業大學畜牧專業。
1992年春天,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春風吹遍神州大地,秦英林與那個時代的先知先覺者們一樣,感受到中國發展的春天。他沒有過多地考慮,毅然辭去公職,帶著同窗妻子錢瑛從城市回到了他們的家鄉內鄉縣馬山口鎮河西村,頂著世俗的偏見和冷嘲熱諷四處籌措資金,創辦了牧原公司,開始了養豬事業。
秦英林從22頭豬養起,歷經坎坷艱難,但他胸懷膽略,豪氣在肩,一路健步走來。2014年1月28日,旗下公司牧原股份正式登陸A股市場。目前,牧原已發展成集科研、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種豬擴繁、商品豬飼養、生態農業等為一體,在國內率先建成完整封閉式生豬養殖循環產業鏈,集約化飼養規模居全國前列的集團企業。
“牧原從改革開放中走來,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牧原的今天。”“艱難磨練是牧原人最大的精神財富。不養豬,我們也不會品嘗出什么叫艱難,什么叫執著,什么叫堅守,什么叫價值!”秦英林說。
在前不久的中國綠公司年會上,秦英林道出了“中國養豬神話”的秘訣。他說,人們認知上的傳統養豬行業,是產業落后的代名詞。牧原的成長史是一部創新史,從豬舍設計的一代代、一點點改善,再到飼料與獸醫防疫等一步步的創新,在一個傳統養殖行業內,打造了一個融匯了多學科的高科技企業。現在,養豬已經是個高門檻的行業了。在牧原,一名飼養員年養殖規模達1萬頭,產值超過了1000萬元,甚至達到了2000萬元。
勇做“知識英雄”
秦英林不僅是企業家,更是養殖技術的專家。他設計的雙曲磚拱結構豬舍,至今仍然使用。如今牧原的豬舍設計已達12代,每一代都浸透著他的設計智慧。
歷經25年的發展,牧原集團結合我國農業發展的特點和生豬養殖行業的規模化需求,探索并堅持走出了有牧原特色的規模化養殖模式,實現了生豬養殖工業化,即豬舍建設標準化、生豬飼養批次化、養殖飼喂自動化、糞污處理機械化、生產管理智能化。這種獨特的發展模式被業界稱為“牧原模式”。目前,公司已成功將此模式復制到十幾個省的60多個縣區。
牧原還實現了在東北寒冷地區養殖生豬,采用熱交換系統進行豬舍內的空氣流通以及溫度控制,取代了傳統鍋爐,實現了溫控不用煤,既達到了生豬最適宜的生長溫度,又減少了大氣污染物的排放。
此外,牧原還培養出了一批國家級養豬專家的技術團隊,在飼料配方、豬舍設計、環保設施等方面先后獲得獲得國家授權的專利共有452項,其中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434項,外觀專利3項。同時承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課題任務1項,獲得省級科技成果獎3項、科技進步獎1項,南陽市科技進步獎3項。除了豬舍研發之外,飼料配比、種豬繁育、仔豬早期斷奶等關鍵技術,都是秦英林親自帶隊研發的。
“內方外正”與“三不爭”
牧原的核心價值觀是“創造價值,服務社會;內方外正,推進社會進步!”
“內方外正”尤為引人注目。曾經有人問秦英林,這樣在外邊行得通嗎?秦英林說,“自律和自信,是對自己負責,對公司負責,也是對社會負責!”“無論企業發展到哪,找政府部門辦事,不卑不亢,你一次不辦,我二次再去,你二次不辦,我三次再去……你真不給辦,我就把事放下來……堅決不做 外圓 的事。”他說:“現在,我們辦事容易多了,我們就是要用自己的力量,去推動社會進步。”
牧原有個著名的“三不爭”:不與政府爭條件、不與農民爭利益、不與員工爭薪酬。也有“三個有利于”:有利于地方經濟發展、有利于農民社區生活、有利于牧原事業可持續發展。還有“三個依靠”:依靠縣鄉村黨委政府支持合力發展、依靠社會各界仁人志士參與發展、依靠一套誰貢獻誰受益的獎勵機制加快發展。
“三不爭”讓牧原提升境界謀發展,“三個有利于”讓牧原敞開胸懷謀發展,“三個依靠”讓牧原拆去圍墻謀發展。
秦英林倡導的牧原核心價值觀,不是說說讓別人看的,而是實實在在這樣做的。“不用瘦肉精”“堅持償還貸款”“承擔風險收購芽麥”,以及勇于分享財富等那些故事,已經廣為傳頌。
早些年,養豬使用瘦肉精是潛規則。有一次豬價大跌時,牧原的豬因沒使用瘦肉精,大批該出欄的豬根本賣不出去,豬餓得嗷嗷叫,公司沒錢買飼料。瘦肉精銷售商找到秦英林說:“我免費給你提供瘦肉精并負責高價收購,保證儀器檢測不出來,你一頭還多賺好幾十元!”秦英林說:“儀器檢測不出來,我的良心能檢測出來!”一些飼養員想“偷偷試一下”,而秦英林態度堅決:“誰用,我開除誰!”他耐心地對飼養員說:“我們養的不僅僅是豬,是食品,是人民群眾的生命,要給自己爹媽吃,給自己的孩子吃,給天下老百姓吃的。”他教育大家說:“養豬一定要先養良心,只有良心養好了,你才能做好任何事情。”
“養豬先養良心。”秦英林這話一直印記在牧原人的心底。
1999年,國家為了處置銀行不良資產,實行打包剝離不良貸款。當時牧原欠銀行貸款,無力償還,也被剝離。養豬十幾年也沒賺這么多錢,打包處理之后,甩掉包袱,輕裝上陣,對牧原發展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但是秦英林再出驚人之舉,在高層會上,就欠銀行貸款一事,他毅然決然地說:“還!這錢是國家的,必須還!”于是,在公司資金十分緊張的情況下,秦英林主動找到銀行辦理還款手續,就連銀行內部的人都不理解,感到惋惜,說秦英林是個“傻子”。秦英林說:“擔起的責任,不是負擔,是在修自己的路!是擔起了自己的未來大業!”秦英林講信用,勇擔當,贏得了銀行的信任,很快有8家銀行分別為公司授信、貸款幾千萬、幾億元。農業銀行甚至創新貸款方法,允許用生豬活體做抵押為其貸款。更有國際金融公司(IFC)主動找到牧原投資入股1000萬美元,社會資本、商業資本的大力支持,助推牧原公司不斷實現跨越式發展。
2009年小麥收購期間,牧原所在地內鄉縣遇到了連陰雨,小麥發芽,市場無法收購。百姓愁,政府憂。關鍵時刻,秦英林找到縣政府:“這芽麥我收,我全收!”
沒有場地,公司自己租賃;資金不足,秦英林找銀行貸;價格,按正常小麥收購價,現收現結。秦英林不僅把內鄉的所有芽麥都收了,而且把周邊縣市區老百姓們送來的芽麥也全收了。但他們用收購的芽麥做成的飼料,豬只吃了3天就不吃了。“貸款1億多元收這么多芽麥,如果豬真不吃,足以讓公司倒閉啊!”但秦英林并不后悔自己的擔當,他說:“我們做企業的,就是要在老百姓需要的時候伸手相助,如果企業因收芽麥而倒閉了,就在我秦英林的墳頭立上牌子,上面寫上 因收芽麥而死 !”秦英林蹲在豬舍里觀察,一天一夜沒吃飯沒合眼,當他用手往豬嘴里送食時,他笑了,“原來你不吃是因為芽麥做的飼料太黏啊”,遂改用烘干的顆粒飼料解決了難題。
第二年,全國飼料價格大漲,秦英林不但沒有吃虧,反而從中受益了。
在牧原,秦英林只做兩件事:一是養好豬,二是育好人。他以價值觀理念選擇同路人,他以愿景夢想驅動人。讓整個公司成為一個夢想的舞臺,實現人生價值的平臺。
讓人印象深刻的是牧原公司的《拜豬文》。
《拜豬文》
豬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
他平凡地來到這個世界上,又悄無聲息地離開。
當人們看不見他的時候,他已經奉獻出了自己的一切。
豬的一生,實則是偉大的一生!
豬的精神就是牧原人精神的寫照。
豬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
豬,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人們才能夠擁有幸福美好的生活 。
今天,豬讓我們明白,是生命在延續著生命;唯有用生命才能換得更高品質的生命。
牧原人肩負著為大眾生產豬肉食品,為人們創造高品質生活的崇高使命,我們也愿意像豬一樣,坦然的奉獻出我們的一切,讓人們的生活因我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豬的一生,是快樂的一生。
豬,面對付出珍貴的生命,沒有苛求生命的長度,沒有計較自己吃了多少,依然是樂呵呵,快快地長。
今天,豬讓我們明白,生命的價值不在于長度而在于質量。我們也要像豬一樣,用生命的長度換取生命的質量,無怨無悔。
豬的一生,是充滿哲理的一生。
當人們還在對生命的意義冥思苦索,對名利難以取舍的時候,豬卻簡簡單單明明白白,用生命做出了答案。那就是:生命的真諦不在于你索取多少,而在于你能給予社會和你的人類同胞多少。
今天,我們不再猶豫,不再把珍貴的時光耗費在對人生價值的討論上,而是堅定信念,像豬一樣,少算計,多奉獻,創造價值。
我們感恩。
我們的事業是養豬,實則是豬養活著我們。
尊重豬就是尊重自己,崇拜豬就是崇拜自己。
讓我們和豬一起,傻乎乎,樂呵呵,奉獻自己,成就高品質的人生!
秦英林經常對牧原人說:“人生最大的意義和快樂就在于最大化地創造價值。”他說:“創造價值是本事,敢于分享是胸懷;只有更多地創造價值,才能更多地和社會分享財富。”
秦英林有“七個站位”:“把自己當作聯合國秘書長,看一看全球環境變化,比照發達國家的作為,思考中國作為經濟大國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措施,共同保護地球;站在國家總理的位置上,看一看在中國的條件下,各行各業如何做好環境保護大文章;站在環保部長的位置上,看一看養豬業,應當如何構建養豬經濟與生態;站在農業部長的位置上,看一看我們該如何構建行業可持續發展;站在地方政府市長的位置上,看一看該如何讓人民能夠吃上優質安全肉,如何讓民眾鄰里間和諧相處,社區環境也美好;站在養豬場周邊社區民眾的位置上,換位思考,感同身受體驗養豬生產對當地民眾生活的影響,以激勵我們自己該如何提高環保標準,與周邊社區一起發展;站到養豬生產者的位置上,自警自省,增強環境保護迫在眉睫意識,明確告訴自己,要想長期發展,自己當奮起!”
扶貧創新 勇于擔當
牧原以生豬養殖產業為載體,持續加大在貧困地區投資,通過數以億計的產業投資,帶動當地經濟的發展。當前已在23個國家級貧困縣和15個省級貧困縣投資過百億元,建設生豬產業體系。為當地百姓提供就業崗位,同時帶動建筑、運輸、種植等產業發展,為區域經濟注入活力,促進貧困地區全面發展。
牧原通過獎勵先進教師,幫助教師家庭增加收入,激勵教師獻身教學積極性,提升扶助貧困地區中小學教育水平。
在內鄉,從2015年開始,牧原教育基金已上升到政府層面,秦英林個人捐助1500萬元成立了內鄉牧原教育基金。2016年捐助基金提升到5000萬元,并承諾連捐20年。
牧原資助輻射小學教育的范圍也從內鄉不斷擴大到省內外更多地區的貧困學校,使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秦英林說,扶貧工作是一項偉大的系統工程,任重而道遠。
昨天上午,2017福布斯中國400富豪榜在上海正式發布,河南籍老鄉、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以總財富2813.5億元(人民幣,下同)問鼎首富。天瑞集團李留法家族則以134.4億元的財富值,位列河南富豪榜第二,全榜單152位;河南富豪第三被安康拿下,華蘭生物安康財富值達127.8億元,位列榜單第163位。
扶持貧困村變成中國“最美麗鄉村”。捐助3200萬元,使內鄉黃楝村由貧困村變成中國“最美麗鄉村”、一大批貧困村變成“示范村”。
12月4日是國家憲法日暨全國法治宣傳日。當天下午,由省委宣傳部、省委政法委、省司法廳、省普法辦、省法學會主辦的第二屆河南十大法治人物評選揭曉結果。
核心提示|10月12日,胡潤研究院發布《36計·胡潤百富榜2017》,河南共有40位企業家上榜(夫婦算一家),其中6名企業家入圍前500名,3人新進榜單,牧原股份秦英林、錢瑛夫婦以255億元財富重新奪回河南榜第一。
核心提示|10月12日,胡潤研究院發布《36計·胡潤百富榜2017》,河南共有40位企業家上榜(夫婦算一家),其中6名企業家入圍前500名,3人新進榜單,牧原股份秦英林、錢瑛夫婦以255億元財富重新奪回河南榜第一。
10月12日,胡潤研究院發布《36計·胡潤百富榜2017》,許家印半年身價上漲2000億,以2900億首次登頂中國首富 。馬化騰財富增長52%,超過馬云位列第二。
記者9月14日從省扶貧辦獲悉,2017年全國脫貧攻堅獎揭曉,40人獲獎。其中,河南牧原實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總裁秦英林獲脫貧攻堅奉獻獎,海關總署駐魯山縣瓦屋鎮土橋村第一書記王凱獲脫貧攻堅貢獻獎。
秦英林累計捐資近4千萬獲評“全國社會扶貧先進個人”
[摘要]昨日,2014胡潤百富榜正式放榜,今年入榜的河南富豪共21人。其中有著“豬倌”之稱的牧原股份董事長秦英林及夫人以90億元的身價,加冕河南新科首富,輔仁、雙匯老大分摘“榜眼”、“探花”。
河南共有33位富豪入榜,比去年多出12位,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秦英林夫婦以205億的身價再次成為“河南首富”,身價倍增,是河南富豪在本次榜單中唯一進入前百者。
河南共有33位富豪入榜,比去年多出12位,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秦英林夫婦以205億的身價再次成為“河南首富”,身價倍增,是河南富豪在本次榜單中唯一進入前百者。
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秦英林夫婦以205億的身價再次成為河南首富。
河南共有33位富豪入榜,比去年多出12位,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秦英林夫婦以205億的身價再次成為“河南首富”,身價倍增,是河南富豪在本次榜單中唯一進入前百者。
4月20日,《福布斯》中文版發布2015華人富豪榜,河南共有四名企業家上榜。其中,我市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秦英林榜上有名。
夏季是食品安全問題高發期,在外進行就餐如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并讓醫生開具診斷證明。在餐廳就餐時一定要索取發票,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分歧。
天貓超市銷售的標稱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開心果,霉菌檢出值比國家標準高出1.8倍。
近日,記者走訪京城多家海鮮市場發現,商家通過綁吸水皮筋、極粗塑料繩和使用海鮮專用塑料袋等多種手法“花式”加重,消費者稀里糊涂就為這些東西買了單。專家認為,這類“潛規則”是不理性競爭的后果。律師認為,商家做法涉嫌欺詐,消費者可索賠。
在家附近小超市購買的“正林大師開心果”袋內有一根五六厘米長的“雞毛”,十分倒胃口。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監督抽檢保健食品106批次樣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03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