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到這里開展扶貧事業,一是一定要抓住短板,并非什么都扶持;二是扶貧一定要面向未來,符合我們國家發展的趨勢、國家經濟發展的政策。”日前,在貴州省織金縣舉行的全國“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片區座談會上,中國光彩事業促進會副會長,正邦集團黨委書記、董事局主席林印孫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以貴州為例,大量的豬肉需要從外省進口,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現象?林印孫解釋說,這主要是因為貴州生豬生產規模相對而言比較小、技術水平相對比較低,所以外省的豬肉的品質和價格更加有競爭力。“我們到這里扶貧,就是要補上貴州經濟發展的短板,真正把生產力提上來,也符合國家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農業現代化。”
早在2010年底,正邦集團就制定了《正邦集團產業扶貧十年規劃(2011-2020年)》,明確要求各事業部將規模擴張的重點放在貧困區;2015年3月,完善了《正邦集團產業扶貧第二個五年規劃(2016-2020年)》,確定了50個產業扶貧重點項目。
2016年,正邦集團己投向養殖產業、開展養殖產業扶貧100億元,按照規劃,2017計劃將投入150億元,直到2020年前每年投資都將在150億元以上。
貴州層面,正邦集團計劃在投資50一60億元,實現300萬頭生豬出欄,其中織金縣投資15億元左右,實現60萬頭生豬出欄,通過“農業龍頭企業+貧困戶”的養殖模式,幫扶3000戶貧困戶,每戶實現15-20萬元收入,達到脫貧致富不返貧;同時加上生豬繁殖場用工帶動1萬貧困人口就業,實現產值100億元;在此基礎上,從根本上提高貴州省的養殖水平,實現貴州省內生豬自給自足的戰略目標。
值得注意的是,正邦所投資的地區,也相繼涌現了一大批創業者,農民闖市場、求發展的能力大大提高,貧困地區群眾更加直接地迸發出創業激情、加速脫貧致富。
對于產業扶貧與包村扶貧的體會,林印孫談到了“三個統一”。
一是要注重眼前效益與長遠效益的統一。實現精準扶貧,要有產業支撐,要幫助貧困戶建立穩定的收入來源,否則,很容易出現返貧現象。因此,正邦在開展“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時,把引導幫助村民發展特色產業擺在優先位置。同時,為解燃眉之急,組織村民發展油茶林下經濟,安置部分人員就業,增加收入。
二是要注重社會幫扶與內生動力的統一。因此,扶貧必先扶智,激發貧困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使社會幫助與自身努力形成良性互動。
三是要注重精準脫貧與全面提高的統一。開展“萬企幫萬村”精準扶貧行動,既要重點針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也要面向全體村民,形成競爭態勢,攪動村民思想。
“正邦做扶貧工作有天然的優勢,帶領農民養殖生豬規模化、科技化、生態化,農民不光能脫貧,還能致富。”林印孫說:“正邦集團每年用一百多億元開展產業扶貧,為什么發展這么快,因為思路和方法是對的。”
正邦一直把“建設現代化規模化農業企業”和“向廣大人民提供綠色安全特供食品”作為企業的追求,努力把正邦食品打造成綠色安全的代名詞,打造成“中國農業產業鏈的組織者和引領者”,做負責任的綠色食品供應者,向老百姓提供更多的安全食品。
最新中國500強企業出爐,中糧、溫氏、新希望等9家畜牧企業上榜
夏季是食品安全問題高發期,在外進行就餐如出現嘔吐、腹瀉等癥狀一定要及時到醫院就診,并讓醫生開具診斷證明。在餐廳就餐時一定要索取發票,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分歧。
天貓超市銷售的標稱三只松鼠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開心果,霉菌檢出值比國家標準高出1.8倍。
近日,記者走訪京城多家海鮮市場發現,商家通過綁吸水皮筋、極粗塑料繩和使用海鮮專用塑料袋等多種手法“花式”加重,消費者稀里糊涂就為這些東西買了單。專家認為,這類“潛規則”是不理性競爭的后果。律師認為,商家做法涉嫌欺詐,消費者可索賠。
在家附近小超市購買的“正林大師開心果”袋內有一根五六厘米長的“雞毛”,十分倒胃口。
近期,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組織監督抽檢保健食品106批次樣品,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03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個別項目不合格,其產品即判定為不合格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