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房價連續倆月漲幅下跌,但不少購房者仍然持觀望態度
映象網訊(記者 王獻軍/文 袁曉強/圖)值得關注的是,在國家統計局每月發布的70個大中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中,鄭州房價漲幅在中部六省省會城市中排名倒數第一,且漲幅已連續兩個月呈現下降態勢。
與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相比,鄭州市房管局發布的市區第3季度商品住宅月度銷售均價連續兩個月小幅下探。
【數據】
鄭州9月房價環比上漲0.2%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與8月份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2個,持平的城市有3個,上漲的城市有65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瀘州1.9%,最低為溫州下降0.3%。
二手住宅方面,與8月份相比,70個大中城市中,價格下降的城市有4個,持平的城市有3個,上漲的城市有63個。環比價格變動中,最高漲幅為1.8%,最低為下降0.6%。其中,鄭州市環比上漲0.7%,洛陽市、平頂山市漲幅為0.3%。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劉建偉認為,漲幅較高的城市仍集中在一線城市和個別二、三線城市。初步測算,9月份,北京、上海、廣州、深圳4個一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價格環比平均上漲1.4%,天津等31個二線城市平均上漲0.7%,唐山等35個三線城市平均上漲0.6%。
鄭州市房管局日前發布的數據則顯示,今年7月份以來,鄭州市區商品住宅銷售均價分別為7771元/平方米、7589元/平方米、7561元/平方米,連續兩個月小幅下探。
【探因】
數據“打架”因計算方法不同
從房價走勢上看,國家統計局和鄭州市房管局得出的結論都是“鄭州房價呈下降態勢”,據記者了解,兩部門使用的都是鄭州市“網簽數據”,即正式簽訂的購房合同上所顯示的價格。
既然數據來源、統計口徑完全一樣,為何國家統計局的數據是略漲,而鄭州市房管局的數據是略降?
“主要是統計方法不同。”鄭州市房管局有關負責人解釋,簡單來說,國家統計局用加權平均,要考慮不同地段、不同類型、不同性質房屋在“新建商品住宅價格指數”中的權重,最后才得出“指數”。而鄭州市房管局用的是算術平均數,也就是用銷售總價除以銷售總面積,得出每平方米商品住宅的單價。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