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資金面“放水”遇上了政策面的刺激,樓市回暖的趨勢逐漸清晰,特別是“3·30新政”出臺后,各地樓市都迎來了成交高潮。
而5月11日的降息,也是繼2014年11月份和2015年3月份降息后半年多來的第三次降息。連續降息逐漸改變了人們的心理預期——隨著購房成本的不斷下降,有購房需求的人們的購買意愿越來越強烈,樓市成交量不斷上升。
市場
央行再降息,樓市回暖加速
母親節的時候,央行再次對樓市展現了“親媽”的慈祥:5月10日下午央行再次宣布自2015年5月11日起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和存款基準利率。金融機構一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5.1%;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下調0.25個百分點至2.25%。
這是半年多來的第三次降息。而據中金公司地產研究員寧靜鞭測算,此次降息0.25%相當于20~30年按揭貸款的總還款額下降2.0%~2.7%。以30%首付比例測算相當于有效房價下降1.6%~2.2%。而累計去年11月以來的三次降息相當于房價下降5.6%~7.7%。
“因為全面降準,銀行將增加貸款額度,對于購房者來說,首套房的利率折扣或許將明顯增加。”業內人士分析,降息對于購房者來說,這種直接的信貸刺激影響非常大,“降息就等同于降價,購房者不僅得到了實惠,政策利好也在不斷增強購房者的信心。”
而第三方機構觀察人士也明確指出,貨幣政策寬松信號繼續明確,伴隨著“3·30新政”后各地細則相繼落地,樓市較好的成交表現將在未來持續,環比回升勢頭將更加明顯,預計5月、6月大中城市成交量環比回升幅度將在5%~10%。事實上,從2014年四季度開始已經明顯企穩升溫的一、二線樓市,在再次降息的影響下難免出現再次暖上加暖的現象。
數據
政策持續寬松,開發商銷售報喜
其實,自“3·30新政”出臺后,樓市就已經開始回暖。從銷售數據來看,2月初降準、3月初降息至“3·30新政”出臺,政策疊加效應推進,4月份房企業績普遍呈現上漲狀態。相比2月、3月份房企業績普遍下滑,4月份房企銷售則紛紛上揚。就所選取的20家已公布業績的房企來看,僅有5家房企銷售金額出現同比或環比下滑現象,其他房企均好于去年同期及上月。就單個房企而言,方興與建業兩家房企業績增幅尤為明顯,最高環比增長230%,方興銷售金額同比、環比翻番。除此,龍頭房企銷售頗為可觀,萬科、恒大、保利及萬達單月銷售額在百億元以上。其中,保利同比、環比增幅均超過60%,萬科、萬達同比增幅則在30%以上。
而4月份的良好業績也為“紅五月”吃下一顆定心丸,5月房企銷售可期。一方面,5月加大供應在房企間達成共識,如保利明確5月推案量增加,綠城公開表示5月貨量有100億元,高供應量保證高成交;另一方面,伴隨著各開發商推出的暖場活動,各大售樓部的客戶來電量和來訪量都保持高位,也保證了后市成交量的持續回升。比如,在市場企穩、眾房企頻頻收縮讓利之際,恒大的“無理由退房”讓人眼前一亮。該策略保障了客戶房產的價值,房價下跌的風險將全部由恒大承擔,增加了客戶購房意愿,助力恒大單月銷量達211萬平方米,領跑整個地產行業。
而機構提供的數據顯示,5月上旬全國主要54個城市的合計住宅簽約套數比上月上漲了11.6%,整體市場漲幅明顯加大。分城市看,一線城市環比上漲7.3%,二線城市的漲幅達到了16.5%。
后市
降息再添一把火,樓市走出低迷期
“降息不僅直接降低購房成本,更重要的是提振信心。”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購房者對購房行為的決策除了居住需求外,最主要的是對房價的預期。信貸額度及利率水平可以說是房地產市場的風向標。
張大偉認為,樓市“紅五月”已經明確,5月份的市場,一、二線城市已經出現量價齊漲的趨勢。而在此次降息后,整體市場有望繼續升溫,預計從二季度到三季度中國房地產市場將逐漸從低迷中走出。
業內人士分析,降息意味著貨幣寬松化已經進入新常態,未來仍存在繼續調整的可能。對于樓市而言,降息意味著降低購房者的購房成本,促進潛在購房需求提前得到釋放。隨著“3·30新政”刺激效應的逐漸減弱,此次降息作為接力,不但延續了樓市回暖的勢頭,更使其對市場效應再次擴大,特別是在5月這個傳統的銷售旺季,降息將會給房企的銷售業績再添動力。
而且,對于房產開發企業來說,降息將使得房企在存量依然偏高的現階段獲得二季度進一步去庫存的良機,同時也將使得房產開發企業的融資成本和償貸壓力有所降低,使開發企業在銷售策略上獲得一定的操作空間。對于購房者而言,除降低購房貸款成本外,更對未來市場升值預期增添了信心。
新田置業總裁馮常生在接受采訪時也表示,央行降息市場資金將持續寬松,對于房產開發企業來講,開發成本將會降低,資金會更加充裕;對于消費者來講,利息會降低。“國家以實際行動提振房地產市場的發展,無疑將利好樓市的長期發展。”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