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七新城規劃橫空出世后,鄭南區域儼然成為鄭州都市區建設乃至構建中原經濟區棋局中的關鍵一步。這為南區乃至鄭州的快速發展迎來了“彎道超車”的突破口,不僅在無形中提升了南區的地位。同時,也為整個鄭州的城市發展預留了更大的空間。
鄭州向南
一座新城呼之欲出
一般來說,一個城市的繁榮度是隨著城市里商圈的發展而出現的。商圈的變遷預示城市重心的轉移,以貫穿南北的大學路為核心的大學路商圈的逐步南移,就昭示著鄭州向南擴展的明顯趨勢。
對于二七新城的發展,綠地集團中原事業部營銷總監白伊劍表示,在上世紀90年代的時候,二七區從大學路往南就沒有什么高樓,印象最深的建筑就是歐亞大酒店和北京飯莊。如今再看大學南路,到處是高樓林立,一些地方的建設已超過核心城區。
白伊劍說,目前二七新城的優勢已經凸現出來,不僅有大量的土地供應,加上政府打造“二七生態文化新城”的規劃、知名企業的扎堆入駐,以二七新城為代表的鄭州南部片區已經成了一片熱土。相信幾年后,二七新城將會成為產業特色鮮明、生態環境優良、集聚作用突出的城市次中心,甚至能夠再造一座新城,再創一個商圈。
據了解, 未來的二七新城,有批發商貿物流區,可以集產品倉儲物流、會展金融、總部基地、休閑餐飲等功能為一體;有零售商業綜合體,有國際5A級商務寫字樓,能夠滿足企業總部經營、辦公的需求;有綜合配套服務區,可以集教育、文化、體育、住宅等多種功能于一體。鄭州南部,一個新城正在形成。
規劃助力,二七新城優勢明顯
根據鄭州市政府的批復,二七新城的規劃范圍是,北起南三環,南抵新鄭,西至鄭密路―繞城高速―鄭堯高速引線,東接管城,總面積約為28平方公里。其重點核心區域是以“三縱”(京廣南路、大學南路、嵩山南路)、“三橫”(南三環、南水北調中線運河、南四環)所覆蓋的12平方公里。未來,二七新城的建設將呈現出四大板塊的組團發展模式,這四大板塊分為中心城區、運河新區、馬寨食品工業園區、龍西湖休閑產業集聚區。
鄭州亞星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一位負責人認為,二七新城的優勢在交通,二七新城緊鄰新鄭機場,鄭堯高速、鄭少高速、繞城高速在此匯集;大學路、京廣路、嵩山路三條南北城市主干道向北通達城市核心區,向南延伸縱貫二七新城;規劃建設的地鐵6號線及南四環立交橋將帶動龐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向二七新城匯集,其經濟價值輻射力能夠遍布全國。
據介紹,從空間距離上講,二七新城與鄭州市區距離最近,而從交通上來講,與市區無縫對接的整體交通系統更使得二七新城區在心理距離上要遠遠近于其他新區。此外,貫穿二七新城西南方向的南水北調總干渠,在新區內綿延近7公里,水面寬度約100米,兩側還各有200米寬的保護性綠化景觀帶,為新區的保護性開發樹立了標桿。
“彎道超車”,新城有望后來居上
最近幾年,在鄭州城市框架拉大的環境下,一場東進西擴的運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鄭州城市的開發版圖也在不斷擴大。為此,有業內人士認為,近兩年來,隨著鄭東新區建設的日漸完善,鄭州東區的發展已經達到了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而隨著鄭上新區規劃的出爐,鄭州西區也成為不少開發商拓展新發展空間的之力戰場。這個時候,雖然二七新城的“調子”并不高,但是這里確是最具爆發力的地方,很可能實現“彎道超車”,后來居上。
在置業、投資愈加理性的當下,二七新城內的產品價值也被普遍看好,越來越多的人到南區置業。目前區域內可謂是群星璀璨,產品類型豐富。主要有綠地濱湖國際城、伍號院、泰宏建業國際城、錦繡山河等項目。
對此,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宋向清在分析鄭州市城市發展的方向時認為,鄭州市目前的發展是東區做大,而其他區域相對遜色,這造成了現在的橢圓形發展局勢,而在將來,鄭州必然會回歸到圓形輻射狀發展的趨勢。以后,鄭州市的幾個新區將會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
對于未來的二七新城,有業內人士這樣描繪道,對再過幾年,走在運河的河邊上,你會發現,這里已是綠草如席,高樓聳立,燈火掩映下的二七新城很有可能會成為鄭州的“下一個鄭東”,也將成為鄭州最具影響力和代表性的總部經濟產業集聚區、低碳生態示范區、商業聚集區、綠色生活區,并擎動整個片區的繁榮和發展。
聲音
在將來,鄭州必然會回歸到圓形輻射狀發展的趨勢。以后,鄭州市的幾個新區將會成為未來發展的重點方向。
——河南省商業經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宋向清
相關新聞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