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訊河南訊 地鐵作為城市交通的大動脈,每天都承載著大量的市民、白領和商務人群,因此地鐵站口必然成為大量城市人群的集散地。同時,由于土地性質的特殊,較少受房地產法律、稅收或政策的限制,且無需支付土地出讓金及土地增值稅,開發成本低等地下商業明顯優勢,地鐵商業的前景也備受大家關注。
6月28日,在RET睿意德軌道交通商業研究報告會現場,RET睿意德中國商業地產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師施瑾女士和鄭州公司策略顧問部總監石俊東先生先后為媒體朋友們分享了《流動的地下財富---世界軌交商業研究報告》和《鄭州地鐵商業研究報告》。
兩份報告分別從全球和鄭州地鐵商業的角度,追溯了地鐵商業的歷史沿革,并列舉經典案例和各類相關數據對地鐵商業在當前發展中的最新動態及特點進行了精準到位的分析,同時圍繞地鐵商業的未來發展趨勢進行專業預測。
施瑾在報告中指出:“軌道交通拉近了既有商圈的距離,對競爭者差異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商圈特色細分成為必然。同時軌道交通又為開發商提供了新機會,軌道交通沿線的商用物業將成為未來潛力最大的物業類別。”
具體到鄭州本地,石俊東指出,地鐵時代的到來,讓綠城人的都市生活走向了便利與高速,也讓鄭州站在了時代發展的潮頭。鄭州這座“火車拉來的城市”,商業發展一直與交通密切相關。僅地鐵1號線經過之處,就有棉紡路、二七廣場、人民路、紫荊山、曼哈頓五大商圈。1號線就像一條“黃金鏈”,將這些商圈串聯了起來。
報告發布結束后的自由交流環節,大家紛紛對報告的專業度表示認可和贊賞,并結合自身看法對地鐵商業的未來發展趨勢做了討論與交流。(李佳鑫)
相關新聞
更多>>